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法规 » 地方食品法规 »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桂政办发〔2023〕11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2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精神,进一步夯实广西计量科学基础,提升计量保障水平,完善计量服务体系,强化计量监管能力,全面开启广西计量事业发展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提高精准测量技术水平为主攻方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加速构建广西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提供有力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计量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高品质生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广西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力明显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计量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研发计量标准装置5台(套)以上,研制标准物质15项以上,制修订地方计量技术规范130项以上。成立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4个以上。

——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650项以上,其中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30项以上。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自治区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家。折射率、X辐射、γ辐射等领域计量保障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计量监督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全区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检定覆盖率达90%以上。对用于民生领域的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稳步推行“一器具一编码”及证书数字化管理。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8000家以上。

到2035年,广西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共性计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现代计量治理体系和现代民生计量保障体系。

二、加强计量技术研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加强计量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推动计量前沿技术在广西产业发展中融合应用。开展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程序与有效性评价等理论研究。开展量热、数字化模拟测量、工况环境监测等基础共性计量技术及智能化计量校准、计量软件功能安全测评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四)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加速计量数字化转型,推进检测自动化、证书数字化、政务信息化、监管智慧化。推动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涉及民生领域的计量数据融合共享,加强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应用。基于量值传递溯源数据归集和测量数据实时采集,拓宽计量数据应用场景,在生命健康、装备制造、食品安全、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等领域培育特色化、功能化和专业化计量数据应用中心,推动筹建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广西分中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计量检测中的应用,强化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发展局牵头,自治区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针对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计量需求,在多参数测量、在线测量、动态测量、远程测量、原位测量、碳监测等方面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方法。聚焦工业振兴、产业转型需求,开展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计量等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围绕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分析和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等生产活动,推进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开展测量软件功能可靠性及安全性测评。(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大数据发展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开展标准物质研制应用。围绕食品、制药、医疗、化工、能源等领域检测需求,开展标准物质及共性技术研究,推动标准物质研制生产。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对标准物质研发的投入,提升标准物质研制能力。推动标准物质科研成果转化利用,提升与广西特色产业及产品相适应的标准物质供给水平。探索开展标准物质质量追溯和核查验证管理,加强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建设,初步形成研发、生产、应用全寿命周期的监管能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卫生健康委、糖业发展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构建计量科技创新良好生态。发挥综合性、行业性科研院所技术引领作用,建设高水平计量测试实验室。建立促进计量新技术向产业转移的服务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活力,探索构建计量科技创新联合体。加大产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融合联动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营造计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的良好环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动力与活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牵头,自治区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计量测试应用,服务重点领域发展

(八)支撑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开展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建立一批广西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领域急需的先进计量标准,加强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和方法研究。积极培育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应用及创新服务。围绕广西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计量对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五基”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服务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积极推动桂林、柳州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建设。做强电子数显量具量仪等计量器具产业,支持常规量具量仪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培育广西仪器仪表品牌。面向汽车、航空、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推动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做大做强高端信息计量仪器仪表产业,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提升工业自动化测控系统集成能力,加快形成与区内重点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的仪器仪表产业体系。推动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服务航空和海洋产业发展。围绕无人机、数字相机、卫星导航及遥感、航天航空用铝等领域技术装备应用需求,建立适应广西自然资源探测、航空产业发展需要的计量体系。针对高技术船舶、海洋装备和海上风电等产业,补齐关键、特色参数指标计量测试能力短板。聚焦深远海定位及数据采集、深远海地形测绘、生物资源勘探、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海洋渔业等领域测量测试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建立计量保障和服务体系。(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服务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发展。围绕交通、康养、医疗、农业等领域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机器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开展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测量数据核查工作,研究智能基础设施计量测试技术,提升测量部件功能,优化系统测量能力。开展无人机飞行控制逻辑、稳定通信、可靠充电等关键测量技术研究及测试平台建设,推动行业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发展及检测能力提升。着力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重点领域,开展智能系统总体性能评价、硬件及软件测试研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服务数字广西建设。加强计量与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科研生产平台联动。推动计量融入广西大数据建设,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技术,积极探索在线测试、远程校准、动态校准等数字化计量模式,构建产业计量参考数据集。聚焦传感、测控及多维感知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开展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无人驾驶等计量测试技术应用研究,重点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数控机械、高端检验检测设备、数字电网等领域。(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市场监管局、科技厅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卫生健康委,广西电网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相关技术活动,重点加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煤电、石化等行业和领域能源计量、碳计量测试体系和量值溯源体系建设。规范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运行管理,开展能源计量审查。依托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探索计量数据挖掘应用。探索碳排放计量可行途径。推动重点领域碳计量研究。推动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广西)。强化产品能效、水效等计量监督管理。推动建设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计量实验室。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培育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市场。(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水利厅、生态环境厅牵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加快构建广西医疗健康计量服务体系,围绕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康复理疗设备、可穿戴设备、营养与保健食品等领域相关计量测试技术需求,重点提升电离辐射、生化分析等领域的计量保障及服务能力,建设广西电离辐射计量测试中心。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地质勘查等安全生产领域相关计量器具的配备及监管,防范因计量失准引发的事故隐患。加强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共性计量体系建设,提升自然灾害防御、粮食及能源资源储备安全、交通安全等领域计量基础支撑能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科技厅、药监局、体育局、卫生健康委、民政厅、文化和旅游厅、应急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安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粮食和储备局、交通运输厅、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提升交通运输计量保障能力。面向铁路、公路和水路领域重大工程、重要运营线路计量需求,重点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展交通一体化综合检测、监测设备量值溯源技术研究。推动交通工程领域专业计量技术机构建设,提升交通行业专用仪器设备溯源服务能力。加强港口装备关键过程控制参数计量测试能力建设,提升港口物流效率和安全节能环保水平。围绕交通工程安全及质量监测需求,加强传感器技术、损伤识别技术研究,提升对结构物安全状态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能力。(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牵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服务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以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计量有效供给。助力传统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重点开展制糖、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领域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适应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完善计量体系,重点开展表面微观形状测量、热稳定性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化学储能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促进计量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针对特色产业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计量服务,在螺蛳粉、六堡茶、人造板、精品碳酸钙等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关键要素量值化及测量技术研究,研制特色标准物质。加强现代物流产业的计量服务,重点在智慧物流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和运行中开展系统参数量化研究,为监管自动化、管理协同化、分析智能化、服务精细化筑牢计量基础。(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糖业发展办、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计量能力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十七)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开展广西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优化升级行动,适应生产智能化、监管数字化、治理精细化发展对量值传递溯源的需要,优化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着力强化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执法监督基础保障,科学规划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填补应用领域量值传递空白。强化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计量技术服务能力,优化量值溯源网络,提升量值溯源效能。培育计量校准市场,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市场化、竞争性量值溯源技术服务。(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推进计量标准建设。以自治区级提高度、市级强重点、县级夯基础为原则,统筹完善全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先进制造、绿色低碳、健康医疗、交通运输等领域广西最高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实施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鼓励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大对特色计量标准投入,增强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社会性、专业性、针对性。推进计量标准装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探索嵌入式、芯片级、小型化的计量标准研究与应用,为制造过程的实时在线测量和最佳控制创造必要条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推进计量技术机构建设。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发展,统筹计量技术资源布局,科学规划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政府计量监管和普惠性、基础性、公益性量值传递与溯源服务需求。提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依法履职、保障计量监管的能力,推动计量技术机构上下协同、区域互补发展。提升计量技术机构服务市场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同为广西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计量服务。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参与第三方专业计量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中小型专业计量服务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化计量测试服务。(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建设平台,培养高层次计量领军人才。引进行业、产业高端计量技术人才,支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打造一批计量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建设计量公共教育资源开发、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推动计量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加大对广西高校计量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计量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落实国家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相关制度。鼓励计量技术机构探索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首席研究员等聘任制度。支持科技人员开展多层次对外计量交流合作,探索建立计量合作专家团队。(自治区科技厅、市场监管局、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企业计量体系建设。落实企业计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优化质量控制、能源环境监测、工艺技术改进等环节的计量资源配置,加强计量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增强计量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全生产过程计量检测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行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加强中小企业计量精准服务;发挥龙头企业和计量技术服务机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建立中小企业计量伙伴关系,促进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提升。鼓励社会各方加强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支持,落实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普惠性措施,按规定落实企业新购置设备器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国资委,广西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推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参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计量服务协同平台建设,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探索建立省际协调互认、协同会商等机制,强化区域计量发展合作。发挥国家、自治区计量中心、专业计量技术机构的资源集聚及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多元化参与区域计量服务,提升广西计量技术服务供给水平。实施基层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提升行动,建立计量发展互助机制,推进全区计量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探索计量项目援建、计量人才联合培养可行模式,缩小不同地区计量发展差距。(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构建质量基础设施“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完整服务链条,为维护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活力、保障健康安全提供一体化质量基础支撑。探索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共享与互认可行模式,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的科学验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的量值溯源,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重要质量基础设施资源汇聚和联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加强计量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中国同东盟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计量合作,拓展区域性计量合作平台,提升计量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参与中国同东盟国家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加强对东盟地区计量技术规范的研究,助力国内企业及相关产品走向东盟。强化面向东盟的气象计量技术和装备技术合作。深入推进计量管理改革,高标准服务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科技厅、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二十五)完善地方计量法规体系。贯彻落实计量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完善计量监管制度,为校准服务、产业计量、计量数据、计量器具制造等监管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监管机制,探索计量纠纷调解可行模式。加强广西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建设,强化计量专业人才集聚及智囊支撑。加强计量技术规范与计量标准建设的衔接,积极参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深化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新型计量测试技术、测试方法研究,加强广西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强化应用实施和效果评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司法厅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健全计量行政监管体系。推行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社会共治一体化监管模式,坚持一般监管与重点治理相结合,落实计量监管制度改革措施。探索周期检定、在线核查、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多元化计量器具监管方式。健全计量比对管理体系,发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作为统一区域量值的法定效能。积极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审慎监管计量新业态,探索科研攻关项目量值准确性、可靠性计量评价,对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自治区重大专项开展量值保障能力验证。落实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计量风险防范意识,快速有效处置计量突发事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二十七)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强化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领域民生计量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围绕公平贸易、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夯实计量监管技术基础。聚焦民生计量热点,加强对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出租汽车、商店、医疗机构、眼镜店及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服务乡村振兴,开展计量护农行动,加大对农产品产销及加工领域涉农物资、仪器设备计量监管,深化涉农计量技术服务,强化乡村民生计量保障。(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卫生健康委、应急厅、商务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打造新型智慧计量监管体系,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推行新型智慧计量监管,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开展民生计量器具信息数据归集和“一器具一编码”应用研究。强化计量监管数据系统性及协同性,加强数据汇聚整合、共享开放和有序利用,提升监管预判性和科学性。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提升计量标准装置自动化水平,加强数据归集和挖掘利用,打造智慧计量实验室。推广智慧计量理念,支持产业计量云建设,推动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及计量检测数字化、检测设备自动化、计量数据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控制与智慧管理水平,服务智慧工厂建设。(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九)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健全诚信计量体系,建立以经营者自律自理为主、政府部门引导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管理模式。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党旗领航·诚信计量”等行动,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推行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探索经营者先行赔付、失信警示、救济补偿等制度。探索推动建立经营者诚信计量联盟,创建诚信计量经营服务品牌,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探索基于信息共享的诚信计量社会共治模式,推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诚信计量社会共治可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数据可信、服务透明的诚信计量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强化激励惩戒措施。推进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鼓励行业中介组织健全计量自律机制。提升公众计量监督参与度及有效性。(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强化计量执法体系建设。聚焦结算公平、诊疗准确、生产安全等需求强化计量执法。加强计量作弊防控和查处技术研究,严厉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规范计量服务行为,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统筹执法资源,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执法信息化、智慧化、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查处计量重大违法案件快速反应和执法联动机制,探索依法授权委托监管执法。加强计量监管与综合执法的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落实奖励政策。(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商务厅、卫生健康委、应急厅、生态环境厅、司法厅、公安厅、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一)推动计量服务市场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力度,调动市场资源多元参与强制检定、型式评价、监督保障等法制计量工作。紧贴产业发展需求,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建立健全计量资源共享体系,推动计量、检测相关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设施开放共享,鼓励计量科技信息交流互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及联合监管机制,强化计量服务市场监督。强化对高校、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计量溯源的监督。(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保障措施

(三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本方案实施全过程。坚持创新突破、改革引领,需求牵引、供给提升,政府统筹、市场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统筹资源力量,推动计量高质量发展。各市、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把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强化实施。全区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结合实际,釆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三十三)加强政策支持。全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加强计量基础设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计量数据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强化计量监管和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将法制性、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本级预算。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重大科研项目和计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支持,促进计量科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通过多元化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资源参与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服务。

(三十四)加强计量文化建设。支持并推动将计量基础知识纳入广西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培育体系及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内容,开展计量线上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加强计量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推动计量文化研究及科普基地建设,开展计量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活动。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选树计量先进典型,增强新时代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十五)加强协调联动。加强区域联动和部门协调,推动军地协同,形成落实工作的合力。适时建立广西计量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计量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库等作用,做好计量决策支撑和咨询服务。发挥学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资源优势和作用,共同推动广西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

(三十六)狠抓工作落实。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建立落实本方案工作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对方案落实推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及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重要情况及时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

 
 
[ 食品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法规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