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粮稳则天下安。今年,黑龙江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首要担当,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主攻大面积单产提升,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粮食喜获丰收为新中国75周年华诞献礼。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春分时,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号以“市县农业农村局长谈粮食单产提升”专栏,唱响黑土地奋进强音。秋令至,又开设“龙江金秋话丰收”专栏,奏起大粮仓丰收战歌。即日起,将邀请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和北大荒农垦集团负责同志作客专栏,谈单产提升成效,说增粮认识体会,亮丰收成果成效,话明年思路举措,以更高标准、更硬作风打好秋收生产攻坚战,努力打造更加稳固、可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
典型拉动 创新驱动 一体推动
五良融合助推大面积单产提升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保障粮食安全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通过实施“两大行动”,集成推广高产模式,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已经收获的作物中,大豆出现多个500斤以上地号,个别地号实收测产超过600斤;玉米多个地号的“潮粮”达到“吨粮田”,可以说,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好于预期的。
一、典型拉动,完善点线面结合的增产途径
一是抓好高产样板,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强化顶层设计,以“三级指挥田”为载体,分别打造三大作物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高产片800个、400个、200个,推进整建制高产示范场26个。打造高产典型,坚持秋整地、秋起垄,提高抗灾能力、夯实高产基础,从耕种管收、肥水种药、人车技物等方面系统考虑,确保高产高效。总结典型经验,围绕品种、技术、农时等全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提升措施,形成高产技术模式图。
二是抓好标准落实,推动技术到位率。在标准制定上,推广高产经验,完善全环节、全流程的标准体系,并且将标准转化为简便易懂的生产模式图、操作明白纸和技术操作手册。在标准落实上,严格把控所有农事活动,做到农时把控最佳、农艺措施科学、田间作业达标、环节衔接到位。在标准检查上,发挥“四级”监督体系职责,以常规检查、抽查和集中大评比为抓手,将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增量。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责任落实,制发大面积单产提升、标准化大提升、单产提升劳动竞赛等文件,营造“逐级抓落实、人人创高产、处处有竞争”的良好氛围。强化交流学习,集团各级共组织各类农业现场会475次,参会人数2.5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强化验收考核,将高产攻关工作作为农业评优以及来年项目分配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励了各级的积极性。
二、创新驱动,提升研推用协同的持续增产路径
一是提升园区示范带动能力。建强科技园区,集团建有科技园区105个、总面积43830亩,其中国家级科技园区1个、省级科技园区3个;延伸建设科技示范带241条、长达3540公里,形成了“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标准田”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体系。配优园区设施,配备耕整播栽等设施设备,配备农业科技人员665人,年平均开展新品种试验任务1000余项、新技术试验任务1500余项。保证经费需求,采用自有资金、科技合作、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年均投入达1.1亿元,为试验、示范、科技服务等提供重要保障。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集团建有科技创新平台39个,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2项,近年来审定大豆、玉米、水稻等品种122个,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9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了“东北北部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设计与培育”等多项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垦丰种业形成了年参试品种300余个,年审定品种20余个的育种研发能力。加快熟化示范普及,推广龙垦3092、垦沃6339、科沃9366等新品种10余个,推广大豆微生物根瘤菌剂喷施、等高环播垄作等新技术100项;累计开展各类科技培训3000余期,培训辐射达5万余人次。
三是智慧农业助力增产。高起点谋划,推进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农业发展,先后启动建设数字农场试点30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11个。高效率推进,自主开发“作物分布图”、“土壤肥力图”等分析决策系统44个,农机自动驾驶设备配置率达到40%,加装北斗导航系统农机7万余台套。高质量发展,集成开发农业综合管理平台,涵盖农业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三大类10套系统,平台注册用户59万人,采集2024年播种、插秧等农事环节作业数据322万条,农机调度作业面积累计完成2708.8万亩次。
三、一体推动,优化“五良”融合发展的高效模式
一是坚持良田筑基。抓牢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918万亩;实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推广(大豆)水肥一体化8万亩。提升耕地质量,采取工程、生物、农艺20项技术措施,耕地质量持续提升,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结果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44.6克/千克提高到45.9克/千克,提高了2.9%。提高耕地利用率,2022-2023年累计治理侵蚀沟1635条、566.6公里,恢复生产功能耕地面积1412.46亩,可增加大豆产能254吨。
二是坚持良种挖潜。提升良种繁育能力,推进4个制种大县建设,集团制种面积达到60万亩,年繁育大豆、玉米、水稻良种20余万吨,实现良种全覆盖。调优品种结构,通过订单种植、优质大豆生产奖补引导等措施,累计推广高油、高蛋白优质大豆312万亩。优化配套技术,根据不同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对密度、施肥等技术措施进行科学调整,实现农艺措施与品种的高度契合。
三是坚持良法配套。坚持模式化栽培,主推大豆宽台匀密、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栽培技术模式,集成应用精量播种、精选包衣、健身防病、叠盘暗室育秧等20项高产技术。坚持高质量播种,通过秋整地、施肥播种两次作业、精量点播机严控播种深度和作业速度等措施,改善种床质量、提高播种精度,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坚持高标准田管,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6700万亩次,累计喷施叶面肥8000万亩次,其中实施“一喷多促”项目3078万亩。
四是坚持良机提质。坚持更新精量机械,累计更新气力式、电控式精量点播机4248台套、分层施肥机4611台、自走式喷药机892台、联合收割机53172台。坚持提高操作水平,作业前严格机械调整,各项参数达标后方可作业;在作业中,坚持“驾驶员自查、种植户检查、农场抽查”三级验收,保证作业质量达标。坚持机收减损,收获机加强抗灾减损改装,严格控制作业速度,将水稻、玉米机收综合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大豆机收综合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五是坚持良制增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发展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生产优势。坚持标准化管理,坚持农业农机两个“六统一”,实现了统一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机作业,有效提升了全面积、全环节的农业标准化。推进“双控一服务”,农业投入品坚持目录准入、统一供应,有效保证了质量和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