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我国畜禽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引领畜牧业加速转型升级,5月17日,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的“2021首届国际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南昌召开。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处长陶伟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任黄路生,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以“科技赋能 种业振兴”为主题,设置了生猪遗传育种、家禽遗传育种、反刍动物遗传育种、国家畜禽养殖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发展等四个平行论坛,深入交流了国内外畜禽种业发展状况、趋势和政策,专题研讨了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和畜禽育种前沿技术,交流研讨了促进畜禽种业良性发展的措施和自主育种的突围之路。
会议指出,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动物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也是畜禽养殖大国,但我国育种能力、种畜禽性能和国外仍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育种基础有待夯实、育种体系有待完善、企业主体有待强化。针对畜禽种业发展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联合10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聚集畜牧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成立了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品种培育创新体系,突破了一批自主育种品种关键技术,创新了“院地”“院企”合作模式,打造了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联合响应机制,联盟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畜牧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会议强调,要继续充分发挥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引领带动和协同创新的优势,大力开展‘卡脖子’技术科研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一是要加快推进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力争实现白羽肉鸡品种从0到1的突破,破解肉牛种质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大力开展优质黄羽肉鸡、地方黑猪、地方黄牛等以风味物质为育种目标的特色新品种培育。二是要加快推进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争取建成全球保存畜禽种质资源总量最多、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打造畜禽种质资源战略保存的“全球库”,成为世界领先的资源创新中心。三是要加快建设和布局畜禽种业创新基地。全面提升畜禽种业基地条件能力,支撑我国畜禽种源自主创新。四是要加强科企融合开展联合育种。围绕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创新育种组织方式,加速育种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核心种源新品种培育,实现高效扩繁、市场推广、产业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种业品牌。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国家畜禽养殖数据中心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国家核心育种场(站、基地)、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育种专家和学生、畜禽育种企业、种畜禽进出口企业、养殖企业、动保、疫苗、饲料设备设施企业等500多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