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奶粉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企业商讯 » 正文

一路“买买买”的蒙牛还能实现“双千亿”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31  来源:快消
核心提示:3月24日晚,在蒙牛乳业(02319.HK)发布2019年财报前夕,妙可蓝多公告披露拟向蒙牛定增募资8.9亿元,而后者将一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举为蒙牛近年连续“买买买”的并购之路再添一笔,同时也为其远高于同业的高负债率埋下隐患。
   3月24日晚,在蒙牛乳业(02319.HK)发布2019年财报前夕,妙可蓝多公告披露拟向蒙牛定增募资8.9亿元,而后者将一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举为蒙牛近年连续“买买买”的并购之路再添一笔,同时也为其远高于同业的高负债率埋下隐患。
 
  有分析认为蒙牛乳业即将发布的2019年财报,维持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不过靓丽财报背后,是源于2018年基数较低,以及2019年的过度促销,而其净利润的高增长则得益于出售旗下优质资产君乐宝。
 
  “用力过猛”的2019年财报或将对2020年业绩产生“溢出性拖累”。
 
  蒙牛乳业早在2017年即提出“双千亿”目标,即 2020 年销售额和市值达到千亿元。而今市值尚在千亿元徘徊,又出售现金奶牛君乐宝、购入业绩下滑贝拉米,此种谜之操作,为“双千亿”带来难以逆料的诸多不确定性。
 
  01
 
  “病购”不良资产换营收
 
  出售原有资产换利润
 
  蒙牛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并购,通过外延式扩张解决营收乏力的问题。
 
  最近十年,蒙牛式并购往往令业界侧目,令资本市场瞠目。2010年收购君乐宝,2013年控股雅士利,2016年收购多美滋,2017年控股现代牧业,2018年出手中国圣牧。
 
  收购带来的营收规模增长显而易见。2011和2013财年,蒙牛实现20%以上营收增长,2014年也一度增长超过15%,2016至2018连续三年均实现两位数营收增长。
 
  当然此种依赖于“病购”不良资产的增幅并不稳定,2012和2015财年营收就录得负增长。
 
  个中缘由就在于蒙牛“来者不拒、囫囵吞枣”式的并购策略。
 
  十年间,除了君乐宝,蒙牛余下收购企业均有程度不一的问题缠身。2018 年,雅士利国际亏损1.32亿元,现代牧业亏损 4.96 亿元,中国圣牧则亏损 22 亿元。
 
  此类并购除了扩张营收规模之外,对蒙牛的净利润则构成不小的侵蚀。2014、2015年尚能保持约23亿元的净利润,2016年却陡然亏损超过7亿元,然后到2017、2018年又坐过山车般冲高到二三十亿元。
 
  净利润波动与“病购”不良资产存在一致性关联,眼看净利润剧烈波动,蒙牛又打起了早前并购资产的主意。
 
  在营收与净利润的跷跷板上,忽而压下净利润翘起营收规模,忽而撇下营收拼命拉抬净利润,微妙而脆弱的平衡术,蒙牛越玩越娴熟。
 
  2019年蒙牛将资质较好的君乐宝清仓出售,51%股权对价40.11亿元,较2010年4.69亿元的收购价格,资本收益高达9倍之多。
 
  单从收益来看,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正因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反而从长远来看,蒙牛却“亏大了”。
 
  因为君乐宝对于蒙牛来说,堪称“现金奶牛”。仅2018年,君乐宝就为蒙牛贡献了接近10%的净利润,而且君乐宝的营收增长也远超蒙牛,达到28%,后者只有14.7%。
 
  更重要的是,在蒙牛极为看重的奶粉业务中,君乐宝贡献了超过68%的业绩增速。
 
  吊诡的是,蒙牛清仓君乐宝之后,一转身又以52%的超高溢价入股了同为奶粉制品企业的贝拉米。2019年上半年,贝拉米净利润下滑49%。而君乐宝2019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将达到25%。
 
  此外,贝拉米至今尚未通过中国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相关产品不能在国内生产和销售。贝拉米方面曾坦言,这是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出售君乐宝、买入贝拉米这样的谜之操作,让投资者大呼看不懂。
 
  早前,收购贝拉米的公告一出,蒙牛乳业在港股市场一度领跌蓝筹,跌幅一度达 2.92%,而贝拉米在澳洲证券交易所则大涨逾 54.87%
 
  也许在“芝麻”与“西瓜”之间,蒙牛与资本市场各有见解。
 
  02
 
  加杠杆推高负债,以贷养贷
 
  曾经造就你成功的特质,也会让你的城池毁于一旦。
 
  为了构筑“护城河”,蒙牛近年持续加码并购,不断“买买买”也让蒙牛走上了逆势加杠杆的不归路。
 
  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其负债率达到57.06%,创近年来新高。港股同业中位值为53.48%,A股同业中位值为31.93%,蒙牛乳业负债率均高于港股与A股上市公司同业中位值。
 
  纵向来看,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蒙牛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37%、54.16%,以及57.06%。显然,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但蒙牛似乎不以为意,于2019年又开启大手笔收购之路。
 
  9月以78.6亿港元收购贝拉米,11月以31.87亿港元收购LDD。今年1月,蒙牛又以7.4亿元收购妙可蓝多5%股份及其子公司吉林广泽乳品42.9%股份。
 
  3月24日晚,妙可蓝多公告披露,拟向蒙牛定增募资。一旦完成定增,蒙牛将合计出手10.55亿元将成为妙可蓝多第二大股东。
 
  财务分析人士表示,负债率的持续高企,意味着企业的杠杆空间持续缩小,并且所剩无几,蒙牛未来靠融资、并购拉动增长的策略或将失效。
 
  事实上净利润率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 2017年、2018年蒙牛净利润率分别为3.38%、4.64%。同期,国内原料奶及乳制品加工行业净利润平均数值分别为5.62%、5.81%。
 
  高负债加码扩张并购,拉动营收规模,却无法遏制净利润率的低水平运行,同时也无法保障净利润平稳增长。
 
  另一面,蒙牛的负债扩张路线亦有隐忧,即其负债多为有息负债,有息负债率是33%,这显示出了蒙牛负债表藏有隐患。
 
  现金流量表同样佐证了这一点,2019中报末、2018年、2017年蒙牛的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0.24亿、 -42.32亿、-114.50亿,多用于构建固定资产以及购买企业,其经营性现金所得远不能支持其投资支出。
 
  同期融资性现金流量分别为24.63亿、-9.00亿、57.48亿。其中融资款有非常大的比例用于偿还旧债,同期的偿债借款支出分别为-32.53亿、-63.06亿、-148.92亿,已经显现以贷养贷的迹象。
 
  有息负债率高也说明了蒙牛产业链控制力的隐忧:即使营收和净利都呈现出规模化特征,但对上下游的控制力依然不足,尤其是对下游渠道的控制力不足。
 
  此种局面也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早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所有乳制品企业都饱受重创,而蒙牛选择了转嫁风险,要求与渠道商五五分成共担风险,进而导致其与渠道商的隔阂越来越深,并进一步削弱其产业链运营上能力。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受其大商式渠道结构的缺陷影响,且会随着规模的扩展而逐渐明显,蒙牛无法通过规模效应的扩张来促成费用率的同比下降,使得净利率增速和营收增速越发背离,这也暗示“产业竞争力和控制力存在结构性缺陷”。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