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销售暴增1200%
不可否认,受疫情所困的这段时间,方便食品迎来了小的销售高峰。
不仅是方便面,实袋装螺蛳粉、自热火锅突然间也变得一“包”难求,分别攀升至电商平台热销食品前列,甚至某螺蛳粉品牌生产厂家的董事长收到了熟人“买几包螺狮粉”的请求。
“不到三小时,一辆六轴大卡车运走的螺蛳粉全部售罄。现在还欠了两三千万的货等着发。”螺狮粉品牌螺霸王官方发文称。
2月,螺蛳粉在电商平台创造了几家头部品牌产品遭买空、单款产品预售排到4月份的佳绩。
200名志愿者走进了一家螺蛳粉生产工厂,协助厂家开展疫情防控、货物包装流转等,只为补上“欠大家的螺蛳粉”。
热闹的不仅是螺蛳粉,还有同样“重口味”的自热火锅。
2月17日,小龙坎品牌自热火锅凌晨开售,10分钟,售卖超一万盒。当天的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200%。大龙燚品牌自热火锅等方便食品7天销售额约3200万,同比增长300%。
“自热火锅属于方便速食和代餐系列场景中的细分品类,在消费场景和消费人群变化下,一人食的方便代餐产品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是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风口。另外,疫情刺激下,这些代餐产品比较受欢迎。”百草味相关负责人称。
值得注意的是,自热火锅和实袋装螺蛳粉在业界早已不是新奇产品,且“火”了一段时间,而疫情成了一个特殊的窗口,展现了方便食品市场需求和发展的部分态势。
“自热火锅约在2017年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前述百草味负责人称。
彼时,在线下重要的展会——糖酒会,以及线上重要的节点——“双11”购物节上,自热火锅的销售额和品牌数量均有所爆发和增长。那之后,更多的企业涌入自热火锅行业。
实袋装螺蛳粉产业兴起的时间也不长。2014年,螺蛳粉目前的主产地广西柳州有了第一家实袋装螺蛳粉生产企业。2018年,柳州市螺蛳粉电商店铺数已达5000余家,当地螺蛳粉产值增长至30亿元。
疫情期间,实袋装螺蛳粉和自热火锅在速食食品中的“突围”,折射了近年来市场对二者的接受度。
借助此次疫情,实袋装螺蛳粉和自热火锅增加了曝光度,对于相关产业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
其本身具有的话题性,经由各路博主的吃播视频、甚至明星微博助推,激发了许多人的感官好奇和体验诉求,并进一步转化为了电商平台上的真实购买。
02
自热系列受宠
自热火锅和实袋装螺蛳粉均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不过,相较而言,前者发展的年限更长、头部品牌的销售表现和综合实力也更为强悍。
“自热火锅是将各种不同原料包(米饭面主食、料理肉、蔬菜、等等)组装而成。只有能全部自己生产各种原料包或资源整合能力强或有价值产品可以溢价(卖高价)的厂商,才有利润收获。”资深从业者Poca Chen告诉快消君。
盈利的客观条件对厂商的综合实力或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要求,致使自热火锅行业的竞争者多”肌肉发达”。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自热火锅行业的发展。
如海底捞自热火锅,财报显示,海底捞自热产品2017年年中上市,2018年自热食品系列营收4.49亿元,销售同比增长高达631.2%。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品牌自热产品销售是3.41亿元,全年销售有望达7亿元。
目前,海底捞的自热火锅由“兄弟”公司颐海国际生产,后者同海底捞一样,是港股上市公司。颐海国际除了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方便食品业务外,还有复合调味料和火锅底料、蘸料业务,年销售规模在28亿以上。
一券商分析称:“自热火锅是方便面的消费升级产品,未来有望形成类似于方便面的竞争格局。目前,海底捞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额排名第一,未来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至20%以上。”
当然,海底捞自热火锅市场不俗,除了外部需求强烈外,与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颐海国际经销商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并且,产品已销往49个国家和地区,这保证了海底捞自热火锅在线下的铺货量。
值得注意的是,颐海国际在推行小经销商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渠道下沉策略;并且在原有“合伙人”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开始实行“合伙人裂变”制度。即通过授权合伙人培养助理,助理裂变为徒弟合伙人,然后共同分享业务利润,相当于吸收借鉴海底捞餐饮的经验。
事实上,颐海国际只是一个缩影。包括德庄、重庆小天鹅、秦妈等自带流量的餐饮火锅企业在内,均已布局自热产品领域,与传统老牌食品企业,如统一、三全食品、卫龙争夺市场。
前文提及,不仅是自热火锅,如诸多厂商一样,在2019年颐海国际趁势深耕自热食品领域,入局自热米饭市场,推出咖喱风味牛肉饭、腊味双拼煲仔饭、红烧风味牛肉饭三款自热米饭产品。可以想见的是,未来的方便食品市场会更加热闹。
至于行业规模天花板何时到来。Poca Chen向快消君提及,预判疫情平缓后热度会减低,但厂商可以在单身伙食概念、开发新产品方面,再创需求。虽然自热火锅、螺蛳粉仍属于方便食品里的小众,但中国市场够大,基数够大,现有厂商可以分到该有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