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病领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饮食无节制及体力活动不足等严重阻碍了目标实现。在传染病领域,疟疾、结核、肝炎的达标率逐步上升,但艾滋病的达标情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也将成为越来越棘手的问题。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袁端端
责任编辑 马肃平
本文首发于2019年12月25日《南方周末》
儿童超重成为“健康中国2030”的新挑战之一。图为参加小胖子夏令营的孩子在就餐。(视觉中国/图)
2019年1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卫生健康委员发布消息,11月16日确诊的四子王旗腺鼠疫患者当天治愈出院。早前,12月18日,乌兰察布卫健委宣布,化德县腺鼠疫患者当天治愈出院。至此,内蒙古自治区此前确诊的两名鼠疫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
鼠疫一直是中国重点防控的一类传染病,自2019年11月起出现的3例病例为整个公共卫生系统敲响了警钟。而同样给政府敲响警钟的还有这样一本论着——《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基于实证的研究》。
2019年末,首部系统总结我国健康领域实现“2030健康中国”相关目标的差距和挑战论着出版。这部厚达370页的研究报告利用权威大数据,将未来中国面临的健康挑战描绘得清晰可见,论着由美国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汤胜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主编,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五十多位成员共同完成。
根据该研究的预测,中国虽已实现了联合国为2030年制定的许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健康目标,但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仍然困难重重。
总体而言,妇幼健康相对乐观,但传染病、慢性病及其他健康因素还面临较大挑战。研究指出,对于没有达标的领域,应该分析阻碍达标的因素,制定适合中国的专项措施,并关注各领域重点人群和充分重视地区差异。
-1-
大数据预测达标可能性
“健康中国2030”已然成为中国卫生政策领域最重要的方向和热词,在搜索引擎上键入“健康中国2030”,只需0.42秒的时间,便会蹦出2320000个结果。然而,除了突然爆发的疫情,我们究竟距离这一宏大的目标还有多远,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一度未有答案。
2015年,联合国制定了17大项169子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其中目标三“良好的健康和福祉”是专门针对健康相关议题的。
“健康中国2030”规划是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中国本土版——不仅包括妇幼健康、传染病防控、慢病防控、全民健康等13个目标,还包括精神健康、环境健康、交通安全等新增指标。
目标定好了,但说起达标,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士都有同感,“我们知道困难重重,挑战重重,但不清楚从何下手。”
这也是汤胜蓝和团队想要做这一研究的初衷,“中国有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这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差距,找到行动细则。”如今他们身体力行拿出了分析图谱。(详见2016年10月27日南方周末《汤胜蓝谈“健康中国2030”规划:要拿出好的政策,才可能改变现状》)
三年多来,汤胜蓝和团队研究者基于大数据和历史发展趋势,选择了健康领域的14个具体目标和28个具体监测指标进行分省达标预测,分为“基本达标、已达标、难达标、可达标”几项。
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从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6)中提供了不同年份中国不同省区的定量数据,供研究团队对不同疾病的发病、患病和死亡情况开展纵深及趋势分析。
利用28个关键指标为基点,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中国在各SDGs相关领域的现况、与目标的差距、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江苏、湖北、云南三个代表性省份进行深入剖析,全篇分为国家案例和省级案例篇。
研究指出,尽管中国在千年发展目标时期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中国面临健康需求变化和服务供给压力下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中国的卫生服务需求总量大幅增加,地区差异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卫生系统本身面临着医疗费用增长和卫生筹资不足的矛盾,部门间协调和医疗体制改革仍存在较多问题。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很大进展,但矛盾和挑战仍然很多;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仍然是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明显不足,所带来的进一步结果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卫生投入宏观绩效不高,服务的可及性也受到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书的序言写道。
-2-
传染病、儿童超重等多项指标难达标
在国家案例报告中(图1),研究指出,2016年,各省基本实现的指标数量明显。北京、浙江和澳门基本实现的指标数量最多,达到13个;各省之间最大差距达8个,且东部省份的实现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到了2030年,各省“达标”差异有所缩小,基本指标实现最多的是北京、天津、上海和河北,达到16个。
图1 2016和2030年中国不同省份实现健康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现况与预测
数据来源:GBD2016
注:共包含28项健康相关指标的统计,实现程度达到90%及以上的指标即为基本达标,统计不含台湾。
遗憾的是,尽管各省“达标”数量均有增长,但研究预测三分之二的省份在2030年“达标”数量仍不足一半。难以达标的项目包括儿童超重率、纯母乳喂养率和HIV、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控。
中国儿童面临着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并存的状况。在儿童营养领域,研究预测,2025年,大部分省份“达标”程度均有下降,主要缘于儿童超重率的显着上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者发现,江苏省目前儿童肥胖率上升速度快于超重率,若不加以干预,2030年,江苏1~4岁儿童的合并肥胖率将达17.2%。若将超重肥胖率相加,到2025年,每四个1~4岁儿童中就有一个是超重或者肥胖儿。
图2 1990-2025年中国不同地区儿童超重率的现状及趋势预测
数据来源:GBD 2016
在慢性病领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饮食无节制及体力活动不足等严重阻碍了目标的实现,未来,中国的慢性病发病率仍将持续上升。据预测,2025年,全国慢性病达标率将下降至38.8%,东部沿海省份的达标率更将降至10%以下,“形势极为严峻”。目标难以实现的难度主要在男性: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外,男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及糖尿病的早死率在2016~2030的下降幅度均不足20%。而“健康中国2030”中提出了下降30%的目标。
心理健康也将成为越来越棘手的问题。研究指出,中国已有大量人群,尤其是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需要精神健康服务。但是,目前的卫生系统内尚未建立能够满足当前精神健康服务需求的服务体系,政府干预的重点仍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且受资源、能力等方面限制,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指出,基于学校的、针对年轻人的咨询服务,以及基于社区的、涵盖抑郁障碍和其他常见精神疾病的精神健康服务,应当作为未来优先采取的干预措施。
在传染病领域,疟疾、结核、肝炎的达标率逐步上升,但艾滋病的达标情况不容乐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我国艾滋病的新发例数和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1月至7月新发例数39483例,死亡数11454例,其中青年学生和老年群体感染率增长显着。
此外,研究还指出中国在环境健康领域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的挑战及差距。
-3-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改革医疗服务模式
“对不同领域的深入分析显示出一些共同的根源问题,需要建立共同的机制加以解决。”研究建议部分写道。
调查发现,儿童肥胖干预的难题有以下几点:首先,目前中国还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肥胖干预政策;其次家长营养知识欠缺,“害怕孩子饿着”和“担心营养不足”的观念难以改变;再次高热量快餐店的盛行,增加了儿童肥胖的风险。
在传染病领域,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结核、肝炎和血吸虫发病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干预上,因疾控和定点医院转型后分工不明、权责不清,一些疾病的防治覆盖不足。在肝炎防治上,乙肝防治策略单一,主要通过免疫接种;而丙肝防治的人力经费都出自艾滋病防治。其次,传染病防治总体投入不足,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例如结核病防治经费自2011年起就未增加,但药品价格、设备仪器却持续上涨,导致基层医务人员得不到激励,更无法实行其他防治措施。
不过,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和差距的存在,才让中国改善健康的努力有了方向。
“此书未止步于发现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之后,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对无法达标的领域,借鉴国际上成本效益高的干预措施,提出了符合国情的行动计划,并且就如何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如何改革现有卫生服务模式等提出了综合性的建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柯杨点评道。
对于不达标领域,该研究提出了两组建议,一是与促进实现健康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或者“健康中国2030”目标直接相关的建议,二是全面提升中国居民健康福祉水平的建议。
在儿童营养、妇幼保健领域,国际经验表明,提高对含糖饮料的税收、对健康食品提供财政补贴、实施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干预项目、监管食品和饮料的营销都能起到减少超重和肥胖的积极作用。在改善母乳喂养上,研究建议建立更多爱婴医院和诊所、增加针对育龄女性乃至全社会的健康教育和同伴支持项目,以及在工作场所和社区建立更多爱心母婴室。
在慢性病领域,研究建议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措施,控烟限酒等措施;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建议在社区服务中心和学校提供心理咨询及抗抑郁药物治疗。
而在传染病领域,研究建议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完善专项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做好与医保制度衔接,大力促进针对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点疾病的药物研发,确保更多患者能用得起药,同时确保企业有合理收益。
“中国以大医院为中心、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模式与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以疾病预防和初级卫生服务保健为中心的模式有很大差距。这种高成本、低质量的服务模式不可持续,特别是面临严重的传染病和慢性病双重压力,医疗费用上涨但财政收入放缓、卫生筹资压力增大的背景。必须尽快调整服务模式,建立强有力的初级卫生服务体系,注重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鼓励推广使用适宜技术,提高整个卫生服务体系的宏观绩效。”研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