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断瘦身
本月,雀巢宣布拟以40亿美元(约合28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Froneri出售美国冰淇淋业务,这笔交易预计在2020年一季度完成。但,雀巢在亚洲、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冰淇淋业务并不受这一交易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是雀巢不断“倒腾”业务的两年。加上将要剥离的美国冰淇淋业务,雀巢已经为旗下价值186.5亿美元(约合1305亿元人民币)的业务资产,找到了“知音”或“接盘侠”。
然而,“瘦身计划”仍在继续。
除了“局势未明”的徐福记外,雀巢明确表示,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对欧洲陷入困境的加工肉类品牌Herta的审查。
一直以来,“成功”收购具有一定增长空间的品牌是外界认为雀巢拓展商业版图的“秘密武器”。可自2017年出任首席执行官以来,马克·施耐德却决定对雀巢旗下的品牌进行洗牌,其中,业务调整的重要一环便是“做减法”。
一些非食品饮料的业务被雀巢“剔除”。
今年5月,雀巢与瑞典私募集团殷拓等达成欧洲年内最大(之一)的一笔交易,前者以约103亿瑞士法郎(将近69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前者向后者出售了皮肤健康部门。那之前,雀巢以15.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嘉宝人寿保险业务(Gerber Life)。
部分有着不错收益的食品饮料业务也进入了“待售”阵营。除前述提及的美国冰淇淋业务,2018年1月,雀巢以28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将美国糖果业务出售给费列罗。
而这两笔业务的出售逻辑是——不符合雀巢追求的“健康食品”的趋势,且业绩步入下滑通道。市场调查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18年,雀巢在美国冰淇淋和冷冻甜点市场的份额从2010年的19.3%,下降到了15%。
“令人失望”,美国糖果业务更是被雀巢方面如此形容。财务数据显示,雀巢美国糖果业务的收益已经从2013年的102.8亿瑞郎,一路下跌到了2016年的86.5亿瑞郎。
案例在前,今年徐福记的“终局”再惹争议也并不令人诧异。只是,业界猜测,如果抛售,难题或许在于“谁来接盘”。
02
补充“火力”
仅靠剥离资产当然不足以帮助雀巢恢复成业务结构更加健康、有活力的企业。除了抛售业务资产,“买、买、买”显着支撑了雀巢的业绩增长。
期间,最知名的一笔交易要属2018年,雀巢与星巴克的“联合”。彼时,雀巢以71.5 亿美元的代价,换取到全球范围内在咖啡店以外的、销售星巴克零售和餐饮产品的永久性权利。
此举顺利解决了雀巢在塑造中高端品牌上的难题。财报显示,雀巢2018年净收购增加销售额0.7%,这很大程度源于其获得星巴克包装产品的销售权。
历史上,雀巢通过速溶咖啡用低价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大众市场,一度在全球占领超过20%的咖啡市场份额。但相较而言,雀巢在中高端咖啡市场却迟迟打不开局面。从市场反馈来看,雀巢与星巴克“联盟”的影响立竿见影。
图片来源:好奇心日报
此外,花5 亿美元控股的精品咖啡品牌小蓝瓶 Blue Bottle(估值 7 亿美元)、以23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来的天然膳食补充剂公司Atrium Innovations等等均为雀巢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助益和协同效用。
整体来看,通过业务的“洗牌”,自2018年起,雀巢终于结束了2018年前长达 7 年来的业绩增长放缓。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019年)前9个月雀巢集团销售收入达683.67亿瑞郎(约合人民币4581亿元),实现有机增长3.7%,其中,实际内部增长为3.0%。
在马克·施耐德出任雀巢CEO之前,面临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品味、零售业多变的形势等种种变化,雀巢净利润率逐年走低。从2014年的144.56亿瑞士法郎下滑至2017年的71.83亿瑞士法郎。
面对投资者的“施压”和恢复业绩增速的难题。任期,马克·施耐德提出坚持以食品、饮料和营养健康产品为核心的战略,并围绕着咖啡、宠物护理、婴幼儿营养和水的核心业务,对雀巢旗下业务板块进行了一系列“洗牌”。
“洗牌”行动不仅仅彰显在业绩方面,就连雀巢的股价也表现稳健。不久之前,彭博社报道称,在马克·施耐出任CEO的三年来,雀巢市值已增长近800亿美元。
03
修炼内功
资本的腾挪转移固然是企业创造增长的途径,但长远来看,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仍要关注已有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为例。今年前9个月,雀巢中国的调味品业务维系了较好的增长,在专业餐饮市场空间广阔的背景下,雀巢加大了相关投入,开展了多个活动。
所谓专业餐饮,公开资料显示,即针对酒店、员工食堂、早餐厅、办公室等场所,雀巢团队会提供定制化产品或服务方案。
此外,面对日渐兴盛的辅食市场,雀巢在黑龙江双城引入嘉宝品牌泡芙产品的生产线,推出百款新品等动作均是雀巢在修炼“内功”方面的举措。
只是,尽管试图发力有增长潜力的新兴业务,但另一面,雀巢部分“传统”的核心业务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今年前三季度,雀巢惠氏S-26系列销量有所下滑,进而引起了雀巢中国市场婴幼儿营养品销量增长放缓。此外,银鹭花生牛奶和粥的销量也在下降。
不仅仅在中国市场。放眼全球,分品类来看,尽管拥有圣培露、巴黎气泡水、雀巢优活等近50个品牌,雀巢饮用水的增长仍然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雀巢饮用水期内实现收入60.97亿瑞士法郎(约合408.54亿人民币),实际内部增长下滑2.5%,但由于调价贡献增长3%,才维持了整个业务报告期内0.5%的有机增长。
而想要在饮用水这个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恢复增长或抢占更多的市场,则避免不了与农夫山泉等体系颇为完善的行业龙头企业产生“对抗”。
当然,最新的消息是,2020年初,雀巢将重整饮料业务,这展现了雀巢积极调整的决心,亦或成为饮料水业务走向新局面的转折点。
可以说,过去三年马克·施耐德的确让雀巢“焕然一新”,通过业务资产的腾挪转移,恢复了雀巢的增长活力,将其磨练为更加专注于食品饮料业务、且拥有广阔增长空间的企业。
只是,在收割抛开资产买卖带来的业绩增速和体量后,免不了,雀巢需要在调整后的业务结构上,修炼各大板块的“内功”,以获取更加出彩的表现、获得更加长久可持续的增长。
2020将至,一切又都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