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企业商讯 » 正文

陕西果业:凝心聚力绘就“强富美”锦绣华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农民日报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水果种植面积增长282倍,水果产量增长近191倍,成为全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全省果业基地县和主产县农民80%以上收入来自果业,陕西果业已发展成为覆盖1000万从业者的大产业,为推动全省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千百年来,人们祈盼丰收、歌颂丰收、欢庆丰收。

  金秋时节,穿行在陕北的山山峁峁,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犹如一个个小红灯笼把黄土高原点缀得喜气洋洋。而这每一个苹果的背后,都是果农甜美的笑脸,共同合奏出属于这个季节的丰收赞歌。

  在陕西农业发展史上,恐怕没有哪个产业能像果业这样,对“三农”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水果种植面积增长282倍,水果产量增长近191倍,成为全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全省果业基地县和主产县农民80%以上收入来自果业,陕西果业已发展成为覆盖1000万从业者的大产业,为推动全省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来,陕西打造了“洛川苹果”“白水苹果”“凤翔苹果”“眉县猕猴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果品销往全国大中城市和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苹果大数据中心落户陕西,为产业发展赋能。中哈元首苹果友谊园建设等交流合作,让陕西果业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是陕西的;每3个猕猴桃,就有1个是陕西的;每3杯苹果汁,就有1杯是陕西的。这一连串的数字凝缩了70年来陕西果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以苹果为主的陕西果业实现了“千万亩面积”“千万吨产量”“覆盖千万果农”“实现千万人脱贫”的四个千万目标,以丰硕的成果绘就了“强、富、美”的壮丽篇章。

  70年风雨兼程,凝心聚力推进果业持续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和对一个地域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是个漫长的过程。陕西果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史。

  从1949年到2019年,陕西果业从萌芽发展壮大成参天大树,创造了陕西果业70年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这离不开全省果业人风雨兼程、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艰苦奋斗。

  回溯70年历程,总有一些生动注脚,激荡历史、印证今昔。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陕西开始进行大苹果试种;70年代起,渭北黄土高原地区逐渐在生产实践中被专家、群众认可,苹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1980年,陕西渭北高原被认为是唯一符合7项气象指标的苹果优生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苹果产业强省的决定。

  ——1988年,陕西育成的“秦冠”苹果品种,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从此开始大规模栽植,推动了陕西乃至全国苹果规模的扩张和苹果产量的增加。

  ——200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陕西苹果“争中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出一流效益”的奋斗目标。

  ——2001年,陕西省成立全国唯一一个省级果业管理机构——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负责综合协调与管理全省果业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与出口等各个环节,陕西果业进入发展快车道。陕西省提出了优质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在渭北掀起了一场“园艺革命”,陕西苹果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04年,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的意见。自此,陕西果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很快实现了苹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绿色果品基地面积全国最大、苹果浓缩果汁加工能力全国最强等。2011年,陕西省跃居全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

  ——“十一五”期间,陕西强力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规划,提出果区“西进北扩”战略布局,果业面积、产量、效益快速增长,苹果浓缩汁出口额实现翻番。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果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2014年《陕西省果业条例》发布,2016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如今,陕西省的优质苹果基地县已增加至48个,国家级苹果大数据中心、全国苹果气象服务中心落户陕西。陕西果业进入由大转强的重要发展阶段。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成果,是70年陕西果业发展的足迹。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以千亿级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为陕西果业发展打下强心剂。今年,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部署“3+X”工程两年攻坚行动,推动产业突破式发展,陕西果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70年来,陕西省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果业发展的文件出台了一个又一个,难得的是陕西人重视果业发展的决心不变,干劲不减,措施不断。

  70年栉风沐雨,一场场果业产业革命突破创新

  每到逢年过节,陕西人少不了用苹果招待客人,语气中都带着点自豪劲:“这是咱陕西产的苹果,好吃着哩。”陕西苹果好卖,不仅是因为其果面光亮,色泽好,而且是因为其口感爽脆,味香甜。除了优越的自然禀赋,更多的是陕西人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被称为第一次“果业革命”的是“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的“四项关键技术”推广。洛川县京兆乡果树站站长史小斌说,以前果农只想多收获,果园密不透风,“扔进个砖头都被果树绷住了”,导致果实品质低,价格更是越卖越低。

  “果业革命”首先就是要挖掉多余的果树,把百余株树减伐成四五十株,使得整个果园透风透光,果树变得枝枝有效,叶叶见光。“四项关键技术”总体上解决了陕西苹果外形不美不靓的问题,优果率大幅提升,同时改变了苹果生产的大小年问题,实现年年丰产。

  随后,沃土工程、优果工程、提质增效工程——以提升果业品质为核心的一项项工程,直接推动了陕西整个苹果产业大提升和大发展。

  陕西人越来越意识到,要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无论是品种还是生产方式必须更新换代,必须和世界果业潮流保持一致。以推广矮化自根砧栽培为主的第二次“果业革命”正在陕西发酵。

  目前,陕西省正实行产业转型升级整县推进,建设国内最大的矮砧集约栽培基地,计划经过3-5年,使矮化栽培面积占到苹果总面积近1/3,亩产实现翻番。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70年来,陕西省始终把创新与质量作为果业发展的生命线。陕西省建立了全省苹果苗木繁育体系,建设了“院校+试验站+机构”的果业研发体系,培养了一支由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市县技术骨干、乡村技术员构成的科技支撑队伍,自主研发培育的“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秦美”“翠香”“农大金弥”等新优品种广受好评。

  为打造陕西果业产业升级版,陕西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不断促进水果向优生区集中。目前,在延安、榆林、铜川、渭南、咸阳、宝鸡6市,形成陕北山地苹果产业带、渭北北部苹果产业带、渭北南部苹果产业带,其中48个基地县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总量的95%和93%。同时,水果品种结构也愈加趋向合理。

  陕西省还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构建现代果业产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拓展果品精深加工。目前已建成绿色食品果品基地30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20万亩,发展出口注册果园86万亩。陕西省积极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群,完善果品冷链物流、苹果后整理等基础设施,推进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三年百市”营销行动、“千店万园”工程、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一直以来,陕西省非常注重果业的品牌打造,通过各种宣传推介方式扩大陕果的影响力。目前,陕西形成了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特色的品牌体系,培育了洛川苹果、白水苹果、周至猕猴桃、大荔冬枣、彬州酥梨等多个知名区域公用品牌。

  陕西果业还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中哈苹果友谊园建设和哈方友谊园合资公司成立,果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陕果品牌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陕西名片。

  如今,小苹果形成了大产业,三秦大地千千万万个乡村因苹果变得更加美丽,小苹果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据统计,陕西省有200万户农民从事果业种植,涉及800万农村人口,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1000万,2018年果业增加值达466.2亿元。

  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陕西果业将为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殷切期望不断奋进。

  70年矢志不渝,果业强省建设正当时

  目前,陕西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产业处在由大变强的新的历史节点,陕西全体果业人正在按照陕西省政府《关于建设现代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建设现代果业。

  经过70年的发展,陕西果业亮点纷呈:

  ——总量规模优势明显。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省苹果种植规模896.35万亩,产量1008.6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约占中国的1/4和世界的1/7。建成苹果试验站(所)18个,累计建成并认证绿色果品基地30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20万亩,发展出口注册果园86万亩,苹果优果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区域布局特色鲜明。按照《陕西省“十三五”现代果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构建“一核-两轴-六板块”的战略格局,积极实施“北扩西进”战略,大力推进渭北南部矮化栽培示范区、渭北北部老园改造示范区、陕北黄土高原山地苹果示范区建设。目前,全省矮化苹果138万亩,居全国第一;陕北山地苹果面积达到280万亩,覆盖15个县(区),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品种结构日趋合理。陕西审定选育和引进的苹果新品种24个,自主培育研发的玉华早富、秦阳、瑞阳、瑞雪等优良品种已经示范推广或大面积种植,其中玉华早富的栽植面积达到65万亩,秦阳3.3万亩,早中熟品种占比较大。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目前,全省种植苹果的农民170万户,涉及农村人口600多万(全产业链从业人员750万),48个苹果基地县种植面积占全省总规模的95%以上,产量占到93%。洛川、白水等重点县苹果种植规模占到县域耕地总量的90%以上,形成了鲜食购销、果汁加工、园区建设、市场交易、技术研发、信息平台等融合发展的集群效应。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果业企业3229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14家。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13家(恒通、海升果汁企业全国排名前两位),39个加工厂果汁加工能力约为2197吨/小时,建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出口基地。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果业合作社3714家,果业家庭农场4778个,种植大户18149户;各类大中型果品专业批发市场33个,其中国家级两个,省级3个;果品配送中心61个,果品销售公司900多个,果品经纪人近4万名。全省果品冷藏能力422.04万吨(气调库贮藏能力83.57万吨),初步保障了季产年销。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省注册果品类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1个,创建各类品牌350多个,形成40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其中13个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全国主销区城市建设陕西果品品牌店近400家,配套建设销区周转库近100个,成为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亮点。

  ——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据统计,2018年全省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增加值466.2亿元,占全省种植业增加值33.8%。作为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后续产业,苹果极大地改善了渭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综合提升。

  今后一段时期,陕西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和“五个扎实”的具体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推广苹果生产国际先进栽培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实施品牌化战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提升陕西果品的国际影响力。到2020年全省苹果面积稳定在950万亩左右,产量1300万吨,苹果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加快陕西由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的转变,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