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业绩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海天味业高管的频频减持。“自家人挖自家墙角”,这是为何?
01
“天花板”逼近
14日,有“调味品中茅台”之称的海天味业“亮”出了2019年上半年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01.6 亿元,同比增长16.5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5 亿元,同比增长2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20.89%。
海天味业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业绩,靠的就是公司的三大核心产品:酱油、调味酱、蚝油。上半年,这三大支柱产品均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分别实现营收59.87亿元、12.61亿元、17.15亿元。尤其是酱油,作为海天味业的顶梁柱,其销量已连续二十二年位居全国第一。上半年,海天酱油不负众望,营收大涨 13.61%。
对这份优异的成绩单,一些券商甚至为其吹爆了“彩虹屁”:“2019年是公司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开局稳健,公司作为调味品行业绝对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品牌形象、产品品质、渠道建设还是精细化管理均是行业标杆。未来,公司利用海天的平台和优势资源,加快多品类、多品种的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的结构力,将带动业绩持续增长。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1.95/2.32/2.71元,对应公司8月15日收盘价97.76元,2019-2021年PE分别为50X/42X/36X。因此,给予海天味业‘买入’评级。”
券商的摇旗呐喊或许对普通的投资者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海天味业的高管却不为所动、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减持计划。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一年内,海天味业高管连续减持35次,累计套现约1.11亿元,其中,2019年套现8371万元。
“海天味业高管的高位减持套现行为,或许会在今年下半年变得更加密集。”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在他看来,海天味业高管的减持,或和酱油行业的天花板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酱油行业产量为1001万吨,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此前3年,酱油行业产量的个位数增速与2008-2017年10年间行业产量的复合增速11.83%相比,下降较大。也就是说,酱油行业的发展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从终端市场看,国内的酱油市场也已经趋于饱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从调味品使用渗透率来看,各大品类中,酱油的渗透率最高,达到了99%。这意味着,酱油行业的上升已触及到了市场的天花板。
事实上,全国市场上流通的酱油品牌繁多,李锦记、厨邦、鲁花等品牌产品随处可见,而且,各大品牌的相互替代效应异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酱油品牌的销量就跟销售渠道有极大的关联性了。
在这方面,海天味业无疑是做得最出色的,这也是今年上半年海天业绩“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天味业采用了中国快消行业最典型的经销商模式,即经销商、分销商及终端的多层级的模式。这些年来,海天味业一直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销售网络。2014年,海天味业的一级经销商有2100个左右,到了2018年年底,这一数字已经涨到了4800多个,5年时间增长129%。时至今日,海天味业的销售网络已100%覆盖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销售网络的大规模扩张,就意味着销售费用的大涨。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天味业销售费用已达11.17亿元,全年粗略估算,预计将与上年持平。销售费用能与上年持平,这展示了海天味业在控制成本方面的“能力”。
在酱油行业已触到天花板的背景下,海天味业通过销售渠道的优势,尽量挖掘着残存的市场份额;同时还通过落实渠道管理的多项措施,控制销售费用的支出,实现了上半年的业绩的大涨。
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海天味业业绩大涨的势头可能不具备明显的延续性。对于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或是公司高管减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02
“侵略者”环伺
酱油行业目前已形成共识,突破市场瓶颈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产品高端化。
未来,酱油行业要向低盐、低钠,并在细分化、高端化方向找到破局之道。但是,在这方面,海天味业似乎状态尴尬。
如果想保证业绩和净利润的不断上涨,就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营业务身上。而海天的主营产品几乎都徘徊在中低端,为了保证这些产品的销量,海天对高端产品的关注度就不会很高,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产品升级。
虽然,2013年10月,海天味业以“海天老字号”为主题,推出了高端酿造酱油系列。几个月后,海天还推出了有机系列酱油。但这些只能算是行业试水,海天并没有把这块业务做大做强。
俗话说得好,“一个萝卜一个坑”。海天味业“不重视”高端酱油市场的发展潜力,自然有其他企业重视。
这其中不乏“大家”,比如,益海嘉里。
益海嘉里是国内粮油行业的龙头老大,其主营业务是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厨房食品包括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等。益海嘉里旗下拥有多个着名厨房食品品牌,其中“金龙鱼”品牌食用油在国内零售市场的占有率达4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食用油品牌。
数据显示,2016-2018年,益海嘉里营业收入分别为1334.94亿元、1507.66亿元、1670.74亿元。相较于海天味业的百亿级营收,益海嘉里的赚钱能力简直是巨无霸级别的。
今年7月,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也要谋求上市了。
事实上,上市并不可怕,益海嘉里安心做粮油生意,海天味业踏实卖酱油,两家井水不犯河水,也能相安无事。可益海嘉里偏偏要在酱油行业里插一脚,而且打的还是高端酱油的主意。
近年来,随着益海嘉里不断巩固粮油行业的龙头地位,公司也将目光盯向了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其中,酱油成了益海嘉里眼里的“香饽饽”。
也难怪,海天味业靠着酱油都能达到几千亿元的市值,那益海嘉里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收购企业之一,手握原料优势,分分钟都有可能实现另一个千亿元的梦想。
当然,益海嘉里涉足酱油行业也不能盲目。
于是,从2013年开始,益海嘉里就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接触酱油制造企业寻求合作。经过多次接触,最终确定了台湾丸庄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战略合作伙伴。
提及丸庄酱油,它可是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酱门世家”。丸庄酱油诞生于1909年,是台湾唯一一家同时完整传承黑豆、黄豆两种酱油纯手工酿造秘方及工艺的百年老字号。
今年6月,总投资1.25亿美元的益海嘉里丸庄酱油项目正式投产,首批3万吨“丸庄酱油”也已经走入市场。根据规划,益海嘉里丸庄酱油项目5年后将达成总产能16万吨。16万吨虽然只有海天味业产能的十分之一,但益海嘉里避其锋芒,走的是高端路线,“就不太一样了”。
“一个手握原材料和巨大市场,一个怀揣酿造独门秘笈。益海与丸庄的强强联手,将彻底改变国内高端酱油市场的格局。”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益海嘉里在高端酱油市场的卡位,无疑为海天味业的向上突破增加了巨大的阻力。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酱油行业的消费升级也势在必行。难点在于,彼时,海天味业在中低端产品增长乏力的前提下,还要寻求突破,可谓难上加难。更遑论环伺在海天味业身边多年、期望抢得其部分市场份额的“同行”们了。
在这场有关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海天味业无疑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股价变动将是最直观的反应。至于高管不断减持,是不是一个不好的信号,还有待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