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对行业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的发展水平
在过去,百果园一直很专注地做水果。今年4月中,百果园正式宣布进入生鲜领域。很多好朋友问我,到底是如何考虑的?
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好奇,当时我们说:再过三年,我们再组个局。因为当时我们把生鲜行业都看过了,都有记录,再过三年,局面肯定更有意思。
百果园有一个很有名的座右铭,“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百果园能够走到今天,实际上是跟这个定义有关的。
因为中途有很多的诱惑,很多的阻碍困难,会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去改变。但是最后,我们就是用这句话断掉了自己的退路,断掉了自己所有的念头。
我是1997年产生创业的想法,我在给人打工的时候,就在一次营销活动中迸发了做水果连锁店的想法。
那时候沃尔玛刚进入中国不久,要是不创业我可能就去了沃尔玛,因为它当时给我发了Offer,6000块钱一个月,而我在当时的公司是1200块钱。
我把做水果连锁店的念头报告给老板,没有通过,还被泼了一盆冷水。后来,2001年时,我在深圳赚了第一桶金,才终于下定决心出来干。
不过,虽然那个时候看到水果连锁店有很大的机会,是空白的,但毕竟全世界都没有人干,这意味着创业过程会很艰难,前路会有无数的坑等着我。
所以到了2006年的时候,我才算真正将这个决心下定了:“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这句话,影响了很多人,不光是对百果园本身,对朋友、身边的人都有了影响。
也正因为有这个念头,所以才能克服那么多困难,跨过那么多坑。
我不是幸运的,连续亏了七年,这七年非常难熬,中间有多少次简直是内心的煎熬,现在回想起来还深有感触。
而当我真正下定决心,一心只做一件事时,真正的转机来了。
这么多年的经营,我体会最深的是:无论在哪个行业,我们对行业的洞悉非常关键。
你最后获得的成就,或是企业能做到什么程度、什么状况,全都逃脱不了你的认识。认识论决定方法论。
人,最后比的还是认识水平,也就是所谓的高度。
你在这个行业,那么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水平就会决定你最后的结果。如果同样是以做水果来看,中国做水果的这么多,应该说整个行业的竞争力都非常激烈。
我们和别人的差别,首先是在认识上的差别。那么,对水果的认识或者是对行业的洞悉,它主要为我们带来的作用是什么?
带来的就是你内心的坚定,你对方向或未来的这种坚定性;最后还带来信心,信心会影响你的机会。
你的信心来源于认知水平,当你看不清现状时,你被外物所牵引时,你就容易发生偏差。
很多企业发展不起来,或者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不去,都是在这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二、水果行业的五大认识
1.第一个认识:你对市场的认识不是来自你听到的一句话,而是来自你发自内心的认知
我们来简单谈谈对水果行业的认识。首先,我认为水果行业是一个永恒的行业,先有水果后有人类,水果的历史比人类还长,它是值得你以一生去做的行业。
但哪里只是水果,我们所做的很多行业,都是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去做的。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意义,只不过你能否也真正看清楚?
你听到的一句话,和你发自内心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2.第二个认识:市场品类
2002年我刚进入行业的时候,那时候开水果连锁店就有很多新模式,包括果切、果汁等新的产品。
那么,是卖原果的市场潜力大还是卖加工品的大?未来原果的市场是否会因为搭配方便而被加工品所替代?会不会被浓缩果汁或者是水果的提取物替代?
这些问题想不清楚,你做事的时候就不够坚定。
当时我就想,水果绝对是以原果为核心的一个产品,为什么?是由于身体结构决定的。
你的咀嚼系统、肠胃系统决定了你不会用一个水果丸去替代它,也不会用果汁替代。所以这个市场,原果是“大海”,其他的都是“江河”。
我要占领最大的市场,所以坚定地走了原果这条路。
3.第三个认识:市场的大小
一开始大家觉得开店光卖水果,市场是很小的,后来我对这一领域彻底想明白了,我认为它的市场是非常大,而且它还会不断地增长。为什么?
因为,食物一分为二,熟食、非熟食。
熟食经过高温后,很多的营养成分就被破坏掉了。
上帝造人,人的体温是37度,从最早的猿人到现在都是37度,没改变过。上帝为什么不把人造成体温80度、60度,而只是37度?这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食物经过肠胃,在37度的环境下去分解,很多营养成分会被保留。
我们所吃的绝大多数都是经过高温的,只有水果是没有经过高温的。
所以这样一分为二的话,我在食品领域就占了半壁江山。如果未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市场就更会不断提升。
这就回归到了现在的食品方向。很多人说果汁必须是非高温的、油是要冷榨的、鸡蛋要生吃的、蔬菜要凉拌的,天然的水果正具备这样的特性。这让我看到了市场未来非常远大的前景。
4.第四个认识:水果要好吃
做水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我们很关键地抓住了核心要素,就是好吃。
到现在为止,包括美国,都不太注意口感。它们经常吃水果,但对口感无要求。日本的水果是非常高端,但走了弯路:过份追求外观,水果被当成工艺品和艺术品,脱离了水果的本质。
回看百果园的整个演化,我们最开始的直觉是做好的水果。因为我们是做批发起来的,我们看到市场上的水果差异很大,老百姓买水果受骗的很多,外面不诚信的比例太大了。
比如你过年打个麻将输钱不在乎,结果下楼买个水果称不对,多付了几块钱,反而气得要死。这种事给我们的感受特别深。
所以我们当时就决定:第一,所有水果品种都要经营,应有尽有;第二,做好的水果,因为外面的水果太烂了;第三,诚信。就这三点,到现在也没有变。
但是最开始,以我们的经验,好与差,没有形成标准。大部分消费者是什么贵买什么,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但实际上,市场上最贵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一开始也并不顺利,直到有一次,我北京的拍档让他上初中的儿子暑假去门店历练。
然后我就问小朋友觉得百果园怎么样?百果园的顾客,为什么会到百果园?顾客看中百果园什么?
小朋友就随口说了一句,好吃啊。我突然茅塞顿开!从这里,我们就开始聚焦了。
做好的水果比较宽泛,方向没有错,但力量出不来,而做“好吃”的水果就可以开始发力了。
此后,我们长期思考,围绕好吃形成了一套体系。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好吃。我们定义为:好吃就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这就促成了后来百果园首先聚焦于果品的品质。
其次,要想给顾客愉悦的享受,那么就不光是在果品上下功夫了,这就可以解释百果园为什么那么注重服务、注重卫生、注重环境和整个装修格局。因为所有的这些都会给顾客带来愉悦。
真正使我们走出来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了“好吃”这个重要核心。
我们提出“好吃是检验水果的主要标准”。
我认为,这会在整个水果行业具有引领正确方向的意义,过去从来没有人提过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只有这点才是核心?因为我们看到了三个因素:
① 好吃的才是营养的
水果好吃与否的背后是营养物质的构成,是否营养,尝一口水果就知道,味道寡淡的就是营养成分非常低的。
这是我们通过日本的研究资料才发现的一点。很多时候,味道寡淡的水果与好吃的水果营养成分,营养活性有十倍之差。
好吃的口感,背后是由营养物质构成的,追求好吃就是追求营养。
② 好吃的是安全的
好吃的水果它必定充分成熟,如果不是充分成熟,风味起不来。要充分成熟,树体就要健康,如果树不健康,果实根本承受不了,就会容易“流产”。
树体想要健康,就要少打农药,这也是安全的保障。所以好吃背后意味着安全,它没有用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催熟,用了催熟剂、膨大剂的一定不好吃。这也是一种安全保障。
③ 要做好吃的水果,它一定是敬畏自然的
保护好土壤、保护好环境才能真正种出好的水果。
我们提出“做好吃的水果”,引领生产往这方面走,它会引领世界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让人有敬畏心,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当人人都敬畏和尊重自然时,社会才会真正好。
我们后来又讲到“人好果也甜”。这个概念,就是战略。你所有的一切都围绕它,都直指它,你就不会偏离战略。
比如我们的服务有“三无退货”,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个战略的。要信任顾客,提供“三无退货”。另外,你还要信任员工,给员工最贴心的待遇和关怀。
之后我们又开始思考到底好吃的标准是什么?于是就有了百果园的“四度一味一安全”。这就成了战略经营,战略经营才会形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像这样抓住了好吃的核心,不仅仅是让百果园这些年抓住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柱,而且还引领了整个行业。
现在,无论外面如何变,我都对自身非常清晰,包括对所有的模式,线上线下一体的、前置仓的、店内带体验的。
为什么我这么坚定地认为,现在我们走的是最佳模式?因为我们读懂和看懂了行业背后的逻辑,形成了自己的深刻认知。
5.第五个认识:线下店核心功能就是“陈列”
陈列是会刺激消费的,第二个就是“面销”。
陈列和面销这两个功能,水果所带来的附加值最高,什么产品都没有水果高。这是产品形态决定的。
所以你们进入百果园的水果店,和进入别的生鲜店,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进入百果园你会觉得非常赏心悦目,因为陈列会刺激你的购买欲望。
再有就是面销。水果的特性决定了,时间不一样、地区不一样,口感就不一样。所以通过面销与顾客亲密互动成为了非常必要的事。
假如你卖蔬菜,就很少会讲菜与菜有什么不一样,大米也不会,只有水果,你每次来都可以给你不同的话题。所以面销带来的附加值也很高。这两点就决定了我在所有产品里面,将坪效最高的品类切出来,开了专卖店。
还有第三个功能,仓储功能。我们是免费的前置仓(即仓店一体化),这是其他生鲜店的仓没法比拟的。
为什么我们认为,到今天为止,百果园在生鲜上走出了成功模式?
所谓的成功,是你的路径已经非常清晰,能够形成合理的利润支撑。不赚钱的我认为都是在摸索。
也不能说别人不对,但百果园已经形成了正向的现金流和利润,算是率先走出来了,所以从当下情况看,我们算是最成功的模式。
2015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水果零售的终极思考》,这篇文章比马云提的“新零售”要早。但是我们只是对水果行业进行了深度思考。
我们提出来,像我们这种贴近社区的水果专卖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模式是目前看到的终极最佳模式,它的顾客体验好且履约效率高。
所以,做不好,关键是你看不清楚、看不明白。这是很关键的。
当你真正看清楚时,你会发现人最大的力量其实源自你内心的认知与坚定。
当你绝对坚定时,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当然,这个坚定来源于你的高度;你对事情的看法,是由你的高度决定的。
三、百果园运营十六字诀
任何企业的运营都是一个永恒的过程。第一个要洞悉行业本质,第二个适合你本身的条件。你能否结合自身和行业,总结出整个适合你和适合行业的运营?
因为每个企业的背景、本身的历史都不一样,结合你自身能否创造出一套真正优化的运营模式和运营体系,这是比较重要的。
我们总结了百果园经营水果的十六字诀:
1.第一个四字诀:“情感商品”
我们从水果这类产品的商业属性上来看,将其定义为“情感商品”。这一定义非常关键,它决定了我们在整个经营中,要围绕情感商品来布局。
实际上我们做“好吃的水果”,好吃本身就是令人愉悦的享受,就是一种感觉。所以情感商品换句话说,就是“人好果也甜”。
再换句话说,你人不好果也就不甜,这就带来了整个运营的核心逻辑——顾客体验。它是基于果品质量的顾客体验,光是质量好不行。
所以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百果园除了在果品上花大工夫,还要投入那么多精力在装修风格、三无退货的服务上。
2.第二个四字诀:“计划经济”
实际上,要想真正做好水果这一领域,那么,谁能将水果的计划性做透,谁就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计划非常重要,这个行业的很多消耗都是非计划性造成的。
3.第三个四字诀:“动态销管”
由于计划经济的变化非常大,所以动态销管非常关键。把计划经济落到实操上,我们的计划该怎么定?
——“做一望三看五”。
“做一”,明年的计划必须是要完成的;“望三”,做未来三年的计划,我们要完成什么样的规模,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看五”,每一年都复盘,每一年都往前推进,每一年都往前推五年。
你要达成计划,不是想要实现就能实现的。我们的计划特别关键。
但是计划带来的又是变化,所以动态销管很关键。所以我们提出宏观上“以销定产”,微观上“以产定销”,特别讲究整体的协同。
这就会带来你相应的文化。因为协同性的重要,所以在百果园有一个文化:协同的基础是信任,没有信任的协同都是低效。
4.第四个四字诀:“鲜度比拼”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核心目标,你必须是高性价比,否则就做不到“鲜度”。因为水果随着从采摘到门店的时间推移,价值是随之变低的,所以要快销。
围绕这16个字,我们构建了整个体系。我认为一个核心的思想,你的信心决定了你在这件事上能否坚持走下去。
信心来源于你的认知,认知来源于你的高度,高度来源于你的个人修为。
除此之外,我们在运营体系上,是围绕行业特性和公司本身特点去建立的。一定要用心去达成,这是永恒的过程。
模式建设逐步体系化,这需要日积月累,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四、机会与优势:跨界大生鲜
1.不可复制的经验有哪些
我对这个领域看得很清楚,第一个是零售机会,第二个是批发机会,第三个是品类机会。
批发里,全球干得最大的公司大概不到60亿美金,已经算是全球第一了;中国现在做得最大的也就大约80亿人民币。所以这个领域里,我认为机会远不如零售。
品类的机会,比如说佳沛,它是把猕猴桃提出来专卖。在2025年(它也看五年规划),提出来要做45亿美金,现在已经25亿美金了。这个机会是非常大的。
对我来说,会抓两大机会,一个是零售机会,一个是品类机会。品类机会我提出了“用20年的时间打造100个品类”。
然而,跨入生鲜领域以后,百果园有什么经验,是不能复制在生鲜领域上的?
① 现在的零售经验是不能复用的
我现在卖水果的这套经验:运营模式、开店模式。全都没法复制。
也就是:凡是现在有的,我都不会干;大家都在干的,我也不会干。
比如说开店的模式已经有太多了,大家都在开店,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那几个模式,如传统线下店、大数据选址等。
② 前置仓模式无法复制
直接To C的、直接从大仓到家的模式,基本上也无法复制,因为它不是最佳模式,一定是往下滑的趋势。
③ 其他不可复制的模式是变化的
店不一样模式也不一样。比如用菜市场做店,就会又演化成另一个模式。
最近还出现一种模式,叫社区团购模式。讲白了,它其实属于三种模式里的一种演化,就是大仓到C端的优化模式,优化出来这么一种社群团购模式。
如果还是走这几个模式,那我做的事就没有意义,要是想干这个活,那走的一定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路。
2.大生鲜战略的逻辑
那我经营大生鲜的逻辑是什么呢?就是:“我为什么做”、“我凭什么做”、“我如何做”。
① 为什么做?
是因为现在的生鲜店都没有真正抓住本质。当然,我想这只是过程,不是结果。如果现在有一家能让我很佩服,我家的生鲜就选择从他那里来。
② 凭什么做?
这个问题我想的时间比较长。开店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我大言不惭,自己对标过亚马逊,将亚马逊做了深入地研究。
假如你说我是一个单一的类目,凭什么做大生鲜?那我说,亚马逊也是从书这个单一类目入手的,京东也是,所以这不是障碍。
亚马逊背后的支撑是什么?是高科技。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真正形成未来的增长,首先你要有核心优势来支撑你的成长线。
亚马逊就以高科技优势,把自己的品类做到了极致,然后又搭建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同时也继续促进了高科技,这样到最后,才做出一个商业帝国。
百果园的核心支撑是种植的保障系统。百果园能够杀出来,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产品。好的果品是要从种植入手的。
到目前为止,类似我们这样的公司,或是以零售为主的公司,都没有一家能在种植的研究上超过我们的。
能够种出好水果,是因为我下定了决心,引进了日本的系统。这是一套现代有机种植系统,是世界领先的系统。
这套系统我跟踪了4年,最后下定决心落地到中国,所以我才敢提大生鲜战略,围绕它去搭建整个种植保障体系。
我们就要讲里面的逻辑了:整个食品领域的根就是种植,好的种植才会有好的养殖,这是一个规律。
就像我们有好的食品,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是一样的;有好的种植+养殖,才会有好的加工。
好的加工食品无外乎是动物和植物这两种食物源,所以食品领域的关键是种植。现在全世界的种植都是最困难的,中国也很薄弱。
现在种植系统有欧美系统、日本系统,我使用的这套系统可以说优于现在的欧美系统,也优于现在主流的日本系统。
日本在60年代的时候,没有发掘出这套系统,因为它是民间的技术。日本的推广体系管得很严,由农协控制所有的农药、销售。
但这套系统不用农药、化肥,所以日本农协抵制。不过好处是给了我们把它引进中国的机会。
围绕这套系统,整个肥料系统的十几种肥料,我都要做布局。我们所有的肥料都是有机的,没有一个用化肥,而且几乎也不用农药了,所以这套系统是核心。
那么接下来,在种植里面,最重要的是水果。
根、茎、叶、花、果,果是最高阶的。所以我们说因果,没有说因花、因叶的。
种好了果,剩下的事就是用高维打低维。
我要种一千亩的水果不容易,种五千亩的蔬菜易如反掌,但关键是我自己的这种观念,能否被“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的原则束缚住?
③ 如何做?
一定是利用目前最强势、最有优势的模式,我们现在就是几千个门店,几千万会员,这个增长线我是非常清晰的。
我会在中国最少开3万家店,这意味着未来我会有3亿中高端的会员。
对我来说,转化成本是最低的,因为我的整个运营体系,现在已经打磨到相当的程度。
并且,人家花钱租仓,我是免费仓,人家开店亏钱,我开店是赚钱的。这就保障了我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供应给顾客。
只要我们能开发出好的单品,再在我们的体系内加上“百果园”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也就是大家对我们品质的信任——我相信,老天会照顾我这种老实人的。
我们分析用户的消费属性,在生鲜领域,即时性送达不是刚需,基本上前一天晚上都会想好第二天买什么,计划性很强。所以我要是打即时性,势必会跟现在的竞争对手一样。
我放弃即时性是明智的,有一个佐证,就是现在的社区团购异军突起。
社区团购也是计划性,假如即时性都是必然的话,那它根本不可能做起来。也就是说顾客为了性价比会放弃即时性,甚至放弃体验。
我看到了这一本质,所以我们决定了模式就是预售。怎么预售?我线下一个都不卖。所以在百果园的店里永远不会看到有蛋类的陈列,我们只是在已有的会员体系内服务好会员。
然后,我追求极高的性价比,高到什么程度?
同类的蛋,在Ole'超市3.5元一枚,在山姆会员店可能3.2元,而我们只要1.99元一枚,供应给我们的顾客。从下蛋开始计算,五天之内,确保新鲜。
所以,我主打高品质然后低价格。
今天我们只要推一个产品,顾客就会相信我们,而且我们还卖得实惠。我认为又好又实惠才是王道,所以我们会一款一款的产品打,我会不慌不忙的,非常淡定。
为什么要淡定?我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鸡蛋,用“蛋”来定。
你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蛋就是日本的标准,完全是可以生食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所以我们是一款一款产品推,三年的时间一定会有成效,先不说大成。
我们今年10月份要推出有机蔬菜,我们有“三不做”:
每一款产品不到源头不做,没有专家不做,没有行家不做。
要做一款产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顾客。所以我们每一款产品都是以这样的思路来开发的,现在应该说正在打磨。
五、总结
方向已经很清晰了,我用三年求一小成,七年能求一个中成,用二十年寻求一个大成。我希望的是改变和引领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
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把精力花在了模式、营销上,没有哪家真正的公司去真正地研究产品。反过来,我认为开发产品应该是接下来的巨大的机会。
这里面孕育着大的机遇,方向已经清晰了,心态要很好。做得好了,我们不执念,会继续往前走,也许会有更多机会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