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农业农村发展数字经济潜力巨大,数字农业农村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释放数字经济潜力,对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尤其是偏远地区农业农村意义重大。在安徽泾县,农产品营销数字化正在改变当地的生产销售方式,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也在改变村庄面貌。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位于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在这个以山区为主,农业人口28.9万、耕地面积41.94万亩的县城,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一大亮点。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先进县、全国第二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纷纷花落此地。截至2018年底,全县已建成益农信息社村级服务社站点108个,占全县行政村的80.3%,新培育电子商务经营主体200个,电商网络销售额达6.75亿元,“中国淘宝村”数量居安徽省第一。这些奠定了泾县县域数字农业的基础。
日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创新项目名单》,泾县农产品营销数字化创新项目赫然入选。数字化为当地农业生产销售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近日,记者来到泾县一探究竟。
让好茶卖好价
“名优茶之乡”汀溪乡是安徽省泾县东南部的一个山区乡镇,距县城19公里,全乡总人口1.42万人,总面积166.47平方公里。十多年前,受农民工外出打工潮的影响,大南坑村原茶叶专业队1000余亩摞荒茶园拟对外承包,李自红毅然筹资流转租赁了当地200亩的村属集体茶园,并冠名为“汀溪大坑茶厂”。大坑茶厂这一当时被称之为汀溪新型茶企的茶厂,便成了首例乡辖茶叶专业企业,当年就吸引50余户茶农纷纷向其聚集并委托代销茶产品。
两年下来,农民们茶叶收入显著增加。2006年成立了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20万元,是泾县目前规模最大的茶叶种植、加工、经营、集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5000余亩的茶园位于山青水秀、群山环绕的水墨汀溪境内,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气候,让这里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2000年,这里在全省率先通过无公害茶叶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
“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给我们偏远地区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李自红说,虽然茶叶是好茶,但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无人知晓,产品卖不出去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加之茶农又恪守着一家一户、提篮小卖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缺乏茶产品基地与品质和质量认证,茶叶营销价格低,多年在低位徘徊。李自红认为,必须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对内来规范茶业生产,对外提高汀溪茶知名度。“嘴巴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好产品,让好茶卖出好价。”
李自红介绍,绿环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利用互联网,一方面重点组织实用技术学习,通过互联网教育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做大做强茶叶生产。另一方面开通网上销售平台,通过网络销售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了解和品尝到当地的茶叶。
依托基地,绿环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多管齐下扩大茶叶培育面积,实施茶叶统一种植、茶园统一管理、共享统一品牌、市场统一销售。迄今为止,共培育绿色食品茶叶基地3460亩。联结当地农户1425余户,基地农户年茶叶收入平均达到1.58万元。2011年,合作社在安徽省率先成功创建了“全国有机农业(茶业)示范基地”。
依托互联网平台牵起的专家线、技术线、服务线、市场线,2012年,泾县1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成立了“安徽泾县兰香茶营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整合了泾县茶产业当中的历史名茶涌溪火青、传统名茶泾县特尖和特色名茶乌龙茶,推动了泾县茶产业的适度规模,有效提高了农民茶叶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茶叶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据了解,2016年茶叶联合社销售收入达到9845万元,农民的合作之花缀满了联合硕果,取得了“花果并存、同株共茂”的明显成效。
让土锅巴产业化
锅巴在皖南有悠久的食用和制作历史,2014年锅巴制作工艺被列入宣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目前在皖南生产锅巴的企业有近百家。在当年云岭食品厂的基础上,当地逐渐发展出一家以生产锅巴为主的大型企业——安徽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04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眷念,安徽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静华做出了开发宣城锅巴这一旅游特色食品的决定。“云岭”牌系列锅巴一经问世,便供不应求。当初有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土货”,却让他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创业之路,并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如今的“云岭”锅巴已销往上海等沿海城市,成为抢手货,在本地也是家喻户晓,成了泾县百姓外出走亲访友的一张“名片”。
王静华说,他的目标是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做到锅巴行业的领军企业,给皖南锅巴扬名;二是统一锅巴的标准,锅巴的原料、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争取能在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制订锅巴的团体标准;三是能抱团发展,在协会的指导下把皖南100多家锅巴生产企业组织起来成锅巴食品分会,从而形成产业聚集区,扩大皖南锅巴在全国的影响和市场占有率。
云岭星火对贫困户家中的农产品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云岭星火公司网上销售全年达2000万元,产品主销江浙沪皖,辐射广东山东湖南湖北,直接带动新增就业30余人,间接带动100多人,人均年增收约4000元。王静华也因此成为了“2018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
“很多人对网上销售的食品不放心,所以我们更加注重质量安全监管。这是一种倒逼机制。”王静华介绍说,公司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将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检验检测、产品流向、部门监管等数据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对食用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可追溯管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开花
据悉,泾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范围内6个乡镇30个产茶村,良种茶园覆盖率达90%,实现名优茶清洁化加工、自动化加工,示范区茶产业已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家,其中国家级茶叶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3家;茶叶家庭农场100多家。带动5000户农户发展茶叶生产,茶农增收5000余万元,惠及农户10万余人次。
数字农业不但要满足当下社会的各种需求,而且要维护生态的总体平衡。一方面,它秉持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理念,尽可能减少农业化学品的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另一方面,它能实现农业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种植业提供智能决策,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农产品营销数字化创新项目,泾县将全面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新格局,打造现代农业、数字农业的“泾县样板”。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全县132个行政村和8个农村社区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率达100%。
近年来,泾县不断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为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县、镇、村三级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全部实现了宽带上网。
“正是有了数字农业的发展,才让我们的农产品有底气走出安徽,到一线大城市叫卖推介。”泾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市场信息工作的黄爱武介绍,2018年年起,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茶企“走出去”,在合肥、西安、杭州、长沙等地分别举办品牌推介会,参加涉茶展会等,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分别在南京和北京成功举办2019“泾县兰香”品鉴暨新品推介会。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泾县已经在茶叶、蔬菜、水稻生产以及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国家示范合作社翰林茶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茶园水肥药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