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贵阳市共投资27.22亿元,建成产业基地20个,实施帮扶项目121个,累计销售本省蔬果等农产品约140亿元,帮助约13.3万贫困人口脱贫。
记者3月18日从市商务局获悉,2018年,贵阳市以平抑本地物价、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难为出发点,依托省会城市广阔的消费市场和众多的销售平台,推动全省农产品走出大山、泉涌市场,探索运用大市场带动大扶贫。
在构建大市场带动工作机制方面,2018年,我市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贵阳大市场作用带动全省大扶贫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与其他市(州)在生产环节的合作,达成合作协议;鼓励贵阳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农商对接团到8个市(州)开展农产品产销合作对接,在农产品产销、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劳动力就业服务等方面达成合作,累计签订产销合作协议300余份,涉及农产品约200万吨。同时,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长顺县代化镇1000亩蔬菜产业园;引进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组建贵州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启动长顺县广顺镇2万亩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2018年,全市还大力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工作,设立本省农产品销售专区、帮扶地区农产品品牌联营专柜等,助推农产品直供直采,减少流通环节,带动帮扶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其中,在“农批对接”方面,2018年,全市累计批发交易本省果蔬等农产品约110万吨、93亿元。在“农超对接”方面,2018年,北京华联、永辉超市、惠民生鲜等20余家大型社会化连锁超市与各市(州)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合作协议,全年销售农产品60万吨。在“农校对接”方面,2018年,企校共签约200余份,涉及农产品20余万吨,货值约3.5亿元,促进4000余户贫困户增收。
在补齐物流短板方面,借助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设立天猫贵州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京东中国特产贵州扶贫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贵州馆。其中,作为本地成长起来的电商企业平台,那家网为8个兄弟市(州)和30个贫困县开设了市州馆和县级馆,展示贵州商品2万余种。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583个,64个贫困村已实现电商网点全覆盖,有效缓解黔货出山最初一公里及网货下乡最后一公里难题。
此外,我市着力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成贵阳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等一批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组建生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车队,形成覆盖范围广、运营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解决冷链物流配送及黔货出山储存难题,延伸贵阳特色食品产业链。目前,贵阳市冷库库容达35.98万吨,冷链物流车辆达24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