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忙于应对沽空机构质疑时,“鸭脖一哥”绝味鸭脖已发债扩大产能。
近日,绝味食品(603517.SH)公告称,拟发债募集资金10亿元新增产能。绝味食品董秘彭刚毅表示,新增产能在5万吨左右。
目前,绝味食品旗下门店已经突破1万家大关,比2017年底的9053家增加近千家门店。未来,绝味食品规划每年整体净增800家至1200家。
国盛证券表示,绝味食品未来门店增长空间一方面来自于一二线城市的加密,另一方面来自于三四线城市下沉。绝味食品在国内的开店上限在20544家,开店上限远未到达。
也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卤制品保持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绝味食品存在“消化不良”的风险。
举债10亿新增5万吨产能
连日来,长江商报记者在武汉一家绝味鸭脖发现,下班高峰时期,前来购买卤制品的顾客并不少。或许是较火的生意,给绝味食品增添了迅速扩张的动力。
3月6日晚间,绝味食品抛出了一份13亿元产能扩充计划,其中发债募集资金10亿元。
绝味食品在公告中称,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为10亿元,每张面值为100元,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到期赎回价格为113元(含最后一期利息)。
对于资金的使用,绝味食品在公告中称,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天津年产3.73万吨、江苏年产3万吨、武汉年产6000吨、海南年产6000吨,四个卤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以及山东阿齐食品有限公司3万吨仓储中心项目建设。
以上卤制品加工项目合计总产能达7.93万吨,仓储产能3万吨,共计需要资金13.06亿元,使用募集资金10亿元,绝味食品自筹3亿元资金。
数据显示,2018年绝味食品的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13.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27.87%。
绝味食品认为,通过建设自有的自动化、高环保标准工厂替代租赁工厂或扩充产能,能进一步提升食品加工品质,开拓扩大京津、长三角核心销售区域及周边市场,产生全面辐射作用。
据了解,绝味食品生产模式为自主生产模式+委托加工模式,在全国拥有19个生产基地,每个基地可辐射半径300公里至500公里区域。绝味食品董秘彭刚毅表示,新项目有一部分是新建工厂替代原有工厂,新增产能在5万吨左右。
在销售层面,绝味食品采用“以直营连锁为引导、以加盟连锁为主体”的销售模式。产品主要以鸭脖、鸭掌、鸭锁骨、鸭翅、鸭肠为主,五种产品合计占据营收的近60%。其中鸭脖一种产品占比就达30.92%。
绝味食品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表示,绝味食品旗下门店已经突破1万家,比2017年底的9053家增加近千家门店。未来,绝味食品规划每年整体净增800家至1200家。
预计两万家门店是上限
彭刚毅表示,此次发行可转债主要通过建设自有的自动化、高环保标准工厂替代租赁工厂或扩充产能以开拓市场,“我们一些租赁工厂都用了十几年,它改造升级的空间并不大。”
2015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绝味食品的产能利用率并未满产,在79.58%至86.37%区间浮动。
另外,绝味食品前次IPO募投项目里,湖南阿瑞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65万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产能利用率和收益未达预期。譬如湖南阿瑞食品项目去年1~9月产能利用率仅为43.97%,未达预期收益。
“我们主要募投项目是达到预期的,只是个别存在未达预期情况。”彭刚毅表示,湖南工厂当时是因为产能布局的调整,存在一些特殊原因,并非是因为市场和销售出问题。
彭刚毅进一步称,公司也是站在全国的角度进行产能配比,从行业情况来看,卤制品市场还是在增长。
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但我国休闲卤制品行业集中度低。数据显示,鸭卤制品领域前三强,绝味鸭脖、周黑鸭、煌上煌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还不足20%,小作坊式生产模式依然众多。数据显示,按照零售口径计算,绝味食品市场占率约为9%,周黑鸭市占率约为5%,煌上煌市占率约为3%,紫燕市占率约为3%、久久丫占比为1%。
国盛证券表示,绝味食品产能扩张支持门店数量增长,开店上限远未到达。截至 2018 年末,预计公司门店数量为9920家,其中约有 77%位于一二线城市。
“未来门店增长空间一方面来自于一二线城市的加密,另一方面来自于三四线城市下沉。”国盛证券表示,此前测算,绝味食品在国内的开店上限在20544家,开店上限远未到达。公司此次可转债项目意在开拓扩大京津、长三角核心销售区域及周边市场,产生全面辐射作用。京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享受型消费基础在全国来看占优,公司在这些地区加密布局和下沉扩张有利于营收和盈利的快速增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卤制品高油高盐,与目前健康的消费理念相左,未来的发展不会像前几年,同时也将会有更健康的替代品出现。
也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食品行业最大的痛点是安全问题,绝味食品的潜在风险很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卤制品保持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绝味食品存在“消化不良”的风险。
一位顾客在武汉绝味鸭脖门店购买食品。本报记者 吴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