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看来,国外厂商利用他们接触到广泛的中国消费群体,并炒热了不少澳大利亚的商品;如今,他们却不得不面对“被一些厂商抛弃”的现实,尤其是在中国《电子商务法》已经开始实施的当下。
1
代购“追杀令”
这是一个万亿规模的行业,随着一架架飞机的起起落落,人们手提肩扛,一个包,一块表、一瓶面霜、一管牙膏,组成了这个“没有生产,只有流通”的万亿级市场。
如今,一场中国电商历史上最惨烈的“代购追杀”大戏正在上演,这个万亿级市场的参与者们,一时间哀嚎一片。
2018年底,一则“淘宝店主因代购被判10年”的消息传遍“代购圈”。彼时,某淘宝代购店主将一封致歉信放到网上,引发诸多争议。信中,该店家表示因做代购被判罚10年,并处罚金550万元。
就在相同的时间节点,另一则关于上海浦东机场严查代购的信息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文章称,上海浦东机场严查海外购物进境,所有人全部开箱排队等待过机审查;甚至,仅一个航班就抓了100多人。
“内心很慌。”澳洲留学生小C告诉食品君。小C自几年前留学澳洲时开始接触奶粉代购,并称一个月流水可达9万澳币,近44万人民币。但如今,包括她在内的诸多留学生代购者,都对是否该继续从事代购事业儿心生疑虑。
“具体要看政策怎么收紧,如果政策真的收得很紧的话,(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可能会选择不再做了。”小C表示。
她所言的“政策”,指的是2018年8月31日出台,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在小C看来,无论奶粉还是其他代购,如今遇到诸多“阻碍”,根本原因都在于此。
《电子商务法》规定,不论任何代购均需要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货品亦需要收税,违反者最高可罚款200万。有人形容:“这是代购时代的终结”。
“此前,在深圳个人开网店,不管是网店、微商还是代购都不需要进行工商登记,也就是说做这行几乎是零门槛。而此后,这些电子商务经营者都必须办理市场主体登记。而办理工商主体登记就意味着,你要缴税。”一位深圳的代购从业者表示。
“监管已经变得越来越严,虽然《电子商务法》的实施是在今年1月1日,但相关收紧动作去年就已开始。”一业内人士表示。
佐证上述言论的一个例子是,早在去年下半年,深圳的罗湖口岸和福田口岸已经启动了人面识别器,在原有的海关E道基础上加入了人脸识别功能。过机时迅速进行人脸识别,然后就会显示过关时间、过关次数、有无被退过港、有无被打过税。
人面识别机器能迅速识别人脸,然后系统会显示相关人员的资料。如果有违规记录或不符合过关条件,机器会自动报警,海关也会随之而来。
“《电子商务法》的施行势必会对海外代购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消费者而言,也可能会出现商品价格上涨的负面结果。但是从电子商务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法律的出台将使现阶段处于法律盲区的海外代购有章可循,代购的违法成本将会增加。对消费者而言是利大于弊,所购商品的质量在得到保障的同时,在售后维权等环节的权益也会得到保护。”一业内人士表示,相信海外代购市场不仅不会没落,相反会在法律的框架内良性有序地发展。
不过,从事澳洲奶粉代购的小Y表示,新代购法的实施,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对于部分外国厂商以及普通消费者,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没有代购,如今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至今也无法进入国内。但在部分媒体的引导下,大家只认为代购是一群投机倒把者。”小Y说。
2
“抢奶粉”背后
日前,在澳大利亚发生的华人代购“抢奶粉”事件震惊国际舆论。
一段视频显示,十几名看起来是华人的购物者一哄而上,争夺着据称刚刚上架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仅十秒长的片段中,至少两名购物者摔倒在地,摸不到货架的人扑向滚落在地上的奶粉。
这段视频成了澳大利亚华人社区近年来最为火热的社会话题之一。主流传媒和华人公众号争相播报,一向在社会议题上姿态低调的华人民众也频频表态。
跨境物流电商平台在代购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但个人代购依然是不可忽略的海淘力量。他们更享受着代购回报给自己的高利润:赚差价,拿折扣,飞一趟能赚一两万,月入五六万在代购圈里并不稀奇。
在许多国家,代购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都面临着没有专法进行监管的困境。无论对澳大利亚还是中国来说,监管代购交易的难度在于,代购者的身份往往介于商人和熟人之间。
这意味着,代购的销售行为,既可能是商贸经营,也可能是个人消费。至少目前来看,这仍是一个难以监管的灰色地带。
一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是代购群体反思自己税务问题的好时机,尤其是因为代购以大量“无现金”的形式在中国支付平台上完成交易,这样的付款方式造成的逃税的现象也是本地社会对代购不满的原因之一。
一位澳洲代购者委屈地表示,当看到华人日常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本地微信公众号跟着主流媒体一起对代购“一边倒地”讨伐时,她觉得“无可奈何”。
“那样去抢确实不好看,但这是市场造成的。为什么奶粉在本地(澳洲)供不应求,在国内市场却总长期有货?因为大部分产品或已流向国内,然后留了很少一部分在本地。”上述人士表示。
她所提到的市场,指的是澳大利亚超市、药房、保健品和奶粉品牌在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上开设的官方旗舰店。
而这,造成一些奶粉在本地长期缺货,缺货又引发了少数华人代购组建微信群,到处通风报信、扎堆抢购。后来,有的厂商和本地经销商跳过了代购直面中国消费者。对于代购从业者而言,这种感觉像是被自己亲手捧红的品牌利用了。
“事实上,很多外国的厂商在没有足够能力打入中国市场时,都高度依赖代购的力量。甚至,当一些店家的交易额有缺口时,会主动联系代购并给出特别优惠。”小C表示。
“人们都认为代购在高价销售牟取暴利,但真实的情况是,代购利用自己个人的人际关系网,没日没夜地做客服,将澳大利亚产品培养成中国消费者熟知的品牌,但由于以零售价进货,所以利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真正的得利者,是代购背后的厂商。他们利用代购完成了中国市场的教育和扩张,然后选择自建渠道或和主流电商平台结盟,再借用新代购法,一脚把我们踢开。”一位从业者表示。
多位代购者都表示,在《电子商务法》已经开始实施的当下,与其抱怨,不如考虑出路。按照国家规定合法纳税是必然,但当下最主要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转型。新法虽然已正式实施,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灰色地带。许多中国及境外的代购均不知晓该如何进行注册,也不知该如何依照新法合作。
“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到工商管理总局注册,这是一件短期内无法实现的事。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能继续胆战心惊地观望下去。”一从业者表示。
后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外产品需要经过中国检验检疫的检查才能在中国上架。很多品牌并不希望经历这一系列的检验,所以他们的销售渠道只有跨境电子商务,比如天猫、京东等,但是代价相当昂贵。
因此,代购就成为了外国商品初期的代理人,让生产商去了解中国消费者是否喜爱他们的产品,是否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他们的产品。再去大批将货物推向电子商务平台或是实体货架。我们将代购视为一个非常可靠的产品试水平台,来判断产品是否适合中国市场。
《电子商务法》的初衷是积极的,它说明中国政府尝试将消费者保护法的范围延伸到更多尚未被管制的领域。这个法律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保护这些货物流通渠道中的消费者,二是收取之前未收取的税收,并强制要求微信及淘宝上的商家进行注册登记。
但《电子商务法》并非将会像舆论所认为的那样影响到国外代购;受影响更多的,还是那些住在中国,在海外进货,再将货物转卖给消费者的人士。我们所观察到的是,很大比例的代购人士都是居住在中国之外的移民,他们并不会受到代购政策变化的影响。
一个例子是,虽然新法已经实施,但澳洲奶粉供不应求的现象并未减少,甚至倒逼政府出台新政,允许代购在超市高管处登记购买,并取消订单限制。
此外,即便新法已经开始实施,但其运作和执行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即便是很多代购协会高层,都不太明确如何具体操作,以及什么部门负面相关工作。目前来看,政策的灰色地带还很多。中国政府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数目的注册,难度可能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