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玉米、水稻之后,今年小麦开始下调最低收购价,成为三大主粮作物收储制度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重要标志,以调价为信号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也开始显现。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公布的今年以来粮食收购情况,主产区小麦截至7月25日累计收购3396.9万吨,同比减少1841.3万吨,跌幅达到35.2%。虽然夏粮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不大,但作为每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对秋粮乃至全年粮食生产,仍具有风向标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称,粮食收购和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是个大方向,目的还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来引导生产、调节供求、调控进口。“从现在看,水稻供给偏多、小麦供求基本平衡,正是改革契机。”在保证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不会对水稻、小麦产量以及农民收入造成过大影响的同时,他表示,下一步将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种植强筋和弱筋小麦,同时在改革中加快完善补贴、保险等配套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最低收购价格深刻影响收购量
小麦收购量减少的直接原因与夏粮减产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继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之后,2017年制定政策开始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这是自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12年以来,在维持政策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收购价格出现的首次下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2017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而2018年夏粮产量因面积减少而减产86万吨,因单产下降而减产220万吨。这意味着,单产的下降是本次夏粮减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占比达到71.9%。
值得一提的是,夏粮播种面积减少,除了上年秋冬播期间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江淮等部分地区水稻不能及时收割腾茬,影响了小麦播种这一自然原因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发挥作用。
具体来说,一方面,各地积极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夏粮播种面积,增加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如河北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而采取休耕政策,减少了小麦种植;另一方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实施,促使新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提高,更多农户倾向于扩棉减麦。
单产下降的原因,在于小麦播种、生长阶段,遭遇不利的天气影响。比如,秋冬播期间,河南等地局部遭遇持续降雨天气,部分麦田播期推迟15~20天,小麦冬前积温不足,不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清明时节,正值小麦生长的拔节孕穗关键期,黄淮等小麦主产区遭受了一次大范围大幅度降温天气,影响小麦穗粒数形成。
5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与往年相比,今年完善了预案的启动条件和程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预案修订,意在加快推动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
作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中储粮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粮上市初期,市场较为活跃,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积极,前述预案适当延后启动时间,可以为市场化收购腾出空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形成价格。虽然收购启动时间有所延后,但在政策执行期内,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售粮时机,不必急于集中售粮。
需要说明的是,在今年小麦灌浆收获期间,安徽等部分地区遭遇长时间阴雨天气、降水偏多、日照不足,不仅影响小麦灌浆和产量的进一步形成,还导致小麦出芽霉变,影响品质。换句话说,阴雨天气直接影响到小麦的最终收获品质。这在今年最低收购价粮食的质量标准从国标五等及以上提高到国标三等及以上的背景下,有很大的影响。
为此,7月20日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灾地区夏粮收购相关工作》的通知,称“今年小麦收获期间,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区遭遇大风、连续阴雨等灾害天气,小麦大面积倒伏,出现穗上萌动、发芽、黑穗等现象,超标小麦数量多”,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既定粮食收购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受灾地区超标小麦的收购处置”。
在今年7月份农业农村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也提到,恶劣天气影响小麦产量、质量,预案启动时间推迟给市场化收购留出更大的空间,最低收购价收购的质量标准提高,三个因素“碰头”,导致今年大量质量偏差的小麦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销售价格偏低,购销进度偏慢。
但他同时称,随着小麦最低收购价的下调,市场机制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优质小麦需求旺盛、价格上涨。数据显示,6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每斤1.19元,比1月份跌7.0%,同比涨1.0%;优质麦每斤1.29元,比1月份跌8.5%,同比涨0.2%。6月上中旬主产区优质麦收购几乎一天一涨价,优质优价的特征明显。
布瑞克农信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小麦减产及质量下降因素,市场看涨后期小麦价格,加上2019年度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下调,农民交售托市小麦意愿下降。受前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国家托市收购的小麦数量会低于上年,更多的小麦将直接通过市场化收购进入市场,预计今年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量会下降35%左右。
收储制度改革全面深入
继玉米、水稻之后,今年小麦开始下调最低收购价意味着三大主粮作物收储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考虑到稻谷和小麦作为中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其支持保护政策暂时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坚持实施最低收购价被视为中国粮食政策工具箱中的最优选择。
回顾最低收购价政策变化的历程,2004年和2006年,国家分别在稻谷和小麦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开始保持逐年上涨,至2014年连续上涨了7年,2015年保持稳定。这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6日,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古桑街道季安村的麦田里收割小麦。)
随着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产大于需,尤其是20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00公斤之后,产需矛盾持续积累了5年,库存高企问题凸显,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价差推动进口压力不断增大,种粮农民和其他粮食市场主体主观能动性下降。为此,国家于2016年首次下调了早稻最低收购价,2017年下调了三种主要稻谷最低收购价,2018年加大了改革力度。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政策之所以连贯,原因在于2015年玉米率先下调临储收购价格之后,如果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不及时跟进调整,将会产生政策的外溢效果。比如,东北地区稻谷相对玉米的比价优势将会更加明显,有可能出现稻谷对玉米的大面积种植替代;西北地区则会出现小麦对玉米的种植替代,由此将使稻谷、小麦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直以来,国内小麦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购销关系在三大粮食作物中是比较好的。而每年小麦进口,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构性失衡所造成的。具体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量大约在600万吨至800万吨,但依照我国当前水平,生产能力仅在250万吨到450万吨,且分布区集中,种植面积很少,实现高产还是有压力的,所以不得不依靠进口。当前,国内进口的优质小麦,以美国春小麦和加拿大小麦为主。
对于本次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政策调整之初,国家较为慎重,本着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的初衷,其实收购价下调的幅度并不大。业内估算,对于机械化种粮,有烘干储存设备的大户来说,影响不大。至于小农户,每亩将可能会损失20~30元。
前述主产区早籼稻累计收购量同比增加,这是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已经连续三年下调的基础上出现的情况。今年也是国家自2004年实行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三大种类水稻的第二次全面下调。收购量增加的原因有,早籼稻的稳产,以及农民交售意愿积极。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传统口粮的早籼稻,从品质到口感,如今已经不适合作为国内居民的主要口粮,消费市场的反响一般。但其年产量仍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每年的托市收购量与库存量均比较大。
一位稻米产业人士分析,国家有关部门连续三年下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优质稻米发展。中晚籼稻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是国内居民的主要口粮,这也是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下调幅度相对来说最小的原因之一。
而主产区油菜籽累计收购量同比减少,与2015年国家选择退出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再加上进口的冲击,农民种植油菜籽效益亏损,进而种植面积和产量一路下滑有关。
林国发认为,我国当前小麦、稻谷储备库存居高不下,适当调低小麦、稻谷托市收购价格,有利于供给侧减少小麦和稻谷的供应,促使农村农业多样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小麦托市收购价格调低,加上减产和质量下降,其中质量下降的小麦转而用作饲料,增加了小麦的需求,市场预期价格上涨因素,最终导致了今年小麦托市收购量下降。这属于正常的市场调节过程,对我国粮食供应无显著影响。
对于未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彭超发表文章称,改革将遵循“保留框架,增加弹性,合理调整”的原则。保留框架,即保留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一种托底政策,让政策不启动成为常态;增加弹性,即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形势调整最低收购价,探索灵活的、定向的收储政策;合理调整,即科学制定调整的幅度,引导种粮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
(6月8日,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北杨庄村,小麦收割机和两台拖拉机在麦田作业。)
市场化改革是大方向
崔弘是内蒙古自治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原本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金融会计的她,其实并不愁出路。只不过,由于父亲在内蒙古操持了一个6000多亩的农场,受其对国外农业的技术、设备和理念非常欣赏的影响,考虑到家人年岁渐增,毕业回国后,崔弘毫不犹豫地接手了农场。今年,她在通辽市流转了一大片土地用于种植玉米。崔弘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近年来,蒙东地区的农业政策非常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配备有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工程,一来可以节水增效,二来会提高产量,很重要的是,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集聚了很多大型加工企业的订单,优质玉米能卖出好价钱。
2007年,对玉米来说是有着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因为中国开始在东北“三省一区”实行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这一年,玉米种植面积超过水稻,到2012年,玉米产量首次超过水稻,跃居国内第一大粮食作物。受临储收购政策的影响,玉米的比较效益明显,挤占了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直接促成了中国粮食生产史上前所未有的“十二连增”,这一连增的鲜明特征为,玉米是粮食增产的最主要作物。数据显示,2000年~2015年,玉米总产量提高111.9%,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4.5%。
对于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起初不断提高收购价格,原本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却扭曲了市场价格。原本只是临时收储政策,却能够延续八年之久。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这其中存在政策的惯性因素,为了表示对“三农”的重视,去年做了今年不做有些说不过去。这种惯性延续到2013年以前问题都不大,因为临时收储的量不多,而且玉米国内外价差不是很大。但2012年下半年开始,国际上玉米价格开始下降,当时中国就应该抓住机会也开始下降玉米收储价格,然而政策调整滞后,到了2015年才意识到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杜鹰称,最根本的是,将保证农民收入的目的赋予价格,这种政策思路是不对的。价格是负责调节供求,而不兼顾再分配,要想做好再分配需要依靠补贴。因此,这次收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价补分离”。
黄季焜称,国家在很多顶层设计方面,其实初衷都是很好的,是希望增加种植玉米农民的收入,但没有全面考虑玉米收储政策对玉米加工、库存和畜牧业以及玉米生产和消费的替代产品的影响,缺乏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和制定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应该是站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背景下来制定国内政策,可惜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2015年以前,制定政策并没有考虑全球因素,在全球农产品价格下降的时候,没有马上反应过来,进行相应调整。
2015年,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率先从玉米开始。玉米临储收购基准价格大幅下调每斤0.12元至1元。2016年,玉米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对农民进行生产者补贴。
崔宏对这一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她表示,改革所带来的玉米价格波动下降,最开始对普通老百姓是有一定冲击的,但对合作社、种粮大户来讲,反而有利。原因在于,玉米价格下降导致土地成本下降,农民也更愿意将土地流转或托管给大户,而且即便是玉米价格下降,也同样激发了生产者的生产潜力。
到后来,玉米取消临储收购价格,开始由市场定价,下游加工企业对收购玉米的品质提高了。崔弘称,临储收购时代,“农民不愁卖,反正有人收”。如今,动物饲料厂、食品加工厂等企业主体自行收购,对玉米的品质有不同的要求,而且是优质优价,农民要想获得更好的回报,就必须想方设法去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正因此才激励农民比以往更加重视从种子到种植等多个生产环节。“对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真正专业化搞种植的高效生产主体来说,玉米市场化收购以来,可谓是越来越有优势了,加工企业会直接来跟大户签订单,确保订单规模和标准。”
改革持续至今已有三年,业内认为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化收购,让粮食价格逐渐回归市场,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被激活,粮食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出现了回暖,这也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