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正值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支持,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的“营养餐桌科普论坛‘正本清源——走近营养明星白羽肉鸡’”活动在京举办。
白羽肉鸡是国际公认的健康美食,也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肉类之一。但也有一些不同声音,流传着一些关于白羽肉鸡的谣言。事实上,白羽肉鸡除了营养丰富外,相比其他肉类,白羽肉鸡产业是中国畜禽养殖中规模化、溯源化、信息化养殖程度最高的产业,其具有环保、节能、低碳等特点。
论坛期间,多位专家详细解读白羽肉鸡,让消费者了解真相。
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云波: “多对翅膀多条腿变异鸡”纯属谣言
在营养餐桌科普论坛·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指出,白羽肉鸡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是畜牧业养殖中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也是人类动物性蛋白的重要来源。白羽肉鸡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消费者健康食品的重要选择。我国是白羽肉鸡世界三大生产国之一,是我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也是我国唯一出口50万吨以上的肉类产品。
“我们中国人现在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任何东西都会怀疑,鸡长快了马上就不加思索地联想是不是打了激素,人生病了一用激素就发胖,实际上鸡打了激素可能会死。”在罗云波看来白羽肉鸡的养殖还有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健康性等优点。他强调,养殖白羽鸡碳的排放量很低,是猪的四分之一。另外,从小鸡到出栏只用40多天,所以大家就觉得它是速生鸡,说它是激素催出来的,实际上它是由传统的杂交育种出来的,自身的遗传决定它长得很快,所以它不是激素催出来的,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对人体无害。
“网络上曾经流传的白羽肉鸡是长了多对翅膀、多条腿的变异鸡,这种说法纯属谣言。”罗云波指出,六个翅膀八腿,那个图一看就是修的,他是研究生物技术的,学遗传的,现在还没有办法让鸡多长翅膀,如果说能够让它多长翅膀,还能够正常生长,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大规模集中养殖中使用药物防病治病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罗云波也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实际上大家担心的就是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病或者治病要用一些药,这里也包括一些抗生素,但是只要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对人体是完全没有害的。同时,罗云波还强调,是动物都会得病,但是得病之后要进行规范进行治疗,这是允许的,实际上合理的用药也是保障人类食用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
对于白羽肉鸡完全不好吃,而且引起性早熟这一问题,罗云波认为,我们吃东西要合理地去吃,现在人们摄取动物蛋白相对较多,肯定会引起发胖或者是导致营养不均衡这些问题,大家说吃肉鸡吃多了,引起性早熟,其实吃猪肉也一样,这都是对白羽肉鸡的一种认识上的偏见,实际上是很安全的一类东西。
“真实的白羽肉鸡就是传统育种的产物,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体型发育好,产肉率高,而且是优质蛋白的来源,是我们人类食物与健康的支撑,我觉得真正白羽肉鸡应该是这样的。”罗云波最后说道。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 我国畜禽类消费量未来还会有上升空间
在营养餐桌科普论坛·食品安全论坛上,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白羽肉鸡是动物育种、动物营养两大专业结合之后的科技结晶,里面有很多的科学元素。
钟凯指出,动物养殖里面的成本将近70%左右是来自于饲料,白羽肉鸡饲料转化率高,吃1.38斤的饲料可以长一斤肉,转化率高直接决定了价格便宜。而牛羊肉的价格比白羽肉鸡高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牛羊的饲料转化率比较低,大概有七八斤饲料才能长一斤肉。另外,他认为,白羽肉鸡是一个非常好的动物蛋白来源,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环保的养殖品种,整个饲养空间利用率很高、产生的排放物较少。
在钟凯看来,养殖白羽肉鸡需要过硬的技术,其优良的生产性能取决于最优化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因此白羽肉鸡的养殖规模化程度很高。但是白羽肉鸡由于积累风味物质的时间短,所以风味上可能相对差一点,它最适合是炸鸡,还有做宫保鸡丁、辣子鸡丁。
钟凯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数据。目前,中国在肉类消费中禽肉消费是明显上升的,从2013-2016年我国人均禽类(包括鸡和鸭)消费量平均每年增加8%左右,2016年,畜肉和禽肉的消费占比大概是76%和22%。而2017年欧美市场禽肉消费比例,美国大概占了一半,欧洲占35%,因此中国的禽类消费量未来还会有上升空间。
钟凯认为,白羽肉鸡的安全性是总体可靠的,未来的发展主要是看能否顺应中国人膳食结构调整的趋势。白羽肉鸡的选育目标是增加鸡胸肉占比,高蛋白低脂肪是最大的卖点,尤其适合当前城市中兴起的简餐、轻食潮流,也很适合需要减脂增肌的健身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