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希望乳业在证监会网站上更新了招股书,这也离其上市之路又迈进了一步。
纵观目前乳业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2017年业绩,享受了国产乳业信心提振红利的乳企,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消费端下游企业大多业绩向好,而作为上游的三大乳企却出现大幅亏损。
新希望乳业冲击A股
4月27日,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乳业”)在证监会网站更新招股书,计划发行85371067股,通过本次IPO募集资金约5.04亿元。此举预示该公司朝上市之路再迈一步。
记者了解到,新希望乳业此前曾有境外上市计划,但最终放弃。2017年9月14日,新希望乳业首次向证监会递交申报稿。
新希望乳业曾是上市公司新希望的下属公司。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新希望出资设立新希望乳业,由于盈利能力弱,新希望乳业在2011年被新希望剥离。被剥离后,新希望乳业近几年的业绩大为改观。数据显示,2014-2016年新希望乳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5.32亿元、39.15亿元和40.53亿元,营业收入连年增长。
在此次披露的新希望乳业招股书中,刘永好和其女儿刘畅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刘畅通过Universal Dairy Limited持有发行人72.8844%的股份,刘永好通过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发行人17.4914%的股份,根据双方一致行动协议的约定,刘永好及刘畅父女为发行人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对于企业的赢利点,新希望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是其低温奶。
近些年,该公司以“鲜战略”为品牌纲领,低温酸奶也突破区域,在全国铺货。在招股书中,新希望乳业称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低温酸奶、低温鲜牛奶、常温调制乳和常温纯牛奶。到2017年6月底公司低温奶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57.97%。
与此同时,新希望乳业表示,公司以低温鲜牛奶、低温酸奶产品为主导,培育低温奶市场,不断提升低温奶产品在公司销售产品中的比重。
乳企现两极分化
下游乳企整体向好
新希望乳业放弃在海外上市,于去年转向冲击A股不是没有原因的。
纵观A股各家乳业已经披露的2017年年报来看,对国产乳业消费信心的提振也已经影响到了A股市场。
在原本的三大乳业巨头中,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在2017年年的营业总收入和同比增长数额均比去年有所增长。
此外,区域乳业的规模虽然还不能与三大巨头比肩,但是2017年多家企业业绩也颇为亮眼,如三元股份、燕塘乳业、科迪乳业等。
纵观上述各公司年报,液态奶对企业的贡献不容小觑。以伊利为例,“金典”“安慕希”“畅轻”等重点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45.7%。而蒙牛全年仅酸奶业务收入174.5亿元,同比增长17%,占营业收入的近3成。天润乳业、燕塘乳业等区域型乳业的增长,也得益于中高端低温产品的拉动。
有分析称,消费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大健康概念”正当红,而乳业健康营养的天然产品特性、中国市场的良好成长空间,仍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或资本的进入。而三四线城市消费崛起,也让乳业享受了更多的市场红利。
对于上游乳企来说,2017年日子却不太好过。在上游乳企中,在A股上市的西部牧业2017年净利润亏损3.67亿元,净利润下降602.91%。中国圣牧也于日前发布盈利警告,预期2017年亏损约10亿元。这是其创立8年来的首次亏损。现代牧业此前的盈利预警显示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净额约7.42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除了资金上的问题外,主要是由于2017年国内对原料奶需求疲软,原料奶价格普遍下降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中国圣牧、西部牧业和现代牧业是上游重资产型企业,现在原奶价格不高,这些企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加上这些上游企业在下游业务延伸的时候进展也不顺利,导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