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天食(原小南国餐饮控股有限公司)交出了更名后的第一份年度成绩单。
3月27日晚,国际天食发布2017年度业绩,集团年内收益人民币19.12亿元,同比下降4.4%;净利润1.01亿,同比增长197.7%,比2016年增加了近6870万元。
国际天食称收益下降主要是因为部分门店关闭、租约到期导致。根据财报,该集团去年共关闭7家门店,主要涉及上海小南国、慧公馆及百阶香港旗下品牌。而净利润大幅增涨,则归功于以“南小馆”为代表的年轻时尚休闲品牌经营增长显著,标准供应链赋能效率提升、新增业务获增长以及总部管理职能效能优化。
财报显示,2017年南小馆全部餐厅收益在2.64亿元,同比增长10.4%;利润3670万元,同比增长108.7%(未经审核);同店可比收入增长13.8%。
2017年6月,小南国宣布更名为国际天食,从品牌运营转型为餐饮品牌运营集成平台。目前,国际天食集运营包括小南国、The Boat House、米芝莲在內的10个餐饮品牌。集团从两年前开始筹备研发标准供应链,并于去年达到标准供应链产品在中餐品牌餐厅中覆盖95%以上。
“中国餐饮做不大都是因为没有完善供应链,没有标准供应链的餐饮是不可持续的。”国际天食CEO王慧敏称。
完善供应链带动了国际天食利润的大幅提升。集团称,标准供应链产品的全面导入,实现了餐厅后厨为主的效能优化、全面精细化控制体系的推行。截止2017年末,大陆中餐品牌门店中专职厨房人数精减率达25.3%。上海小南国品牌内地门店经营利润率达19.1%,同比2016年增长4.5%(未经审核)。供应链的继续完善,依然是该集团今年经营的重点。“国际天食有一半的产业在西餐、日式餐饮,因此未来这部分的供应链研发,源头工厂的供应链配合将会是2018年重点。”国际天食执行董事朱晓霞告诉界面记者。
此外,国际天食今年还将重点发展品牌零售业务。2017年,为了开发新的消费场景,国际天食将集团旗下的20多款sku转为零售产品,推出了“家宴小南国”、“煮好面”等品牌零售商品,在全网终端门店、新零售超商和电商平台等渠道铺货。今年,国际天食计划推出更多零售商品,“至少100个商品上线”。
门店拓展方面,集团计划在香港、上海、北京等国际一线城市新开至少12家直营门店;在其他城市,会以加盟店的方式做品牌输出;同时将进入咖啡市场,把日本咖啡品牌“DOUTOR”引入中国市场,首批门店将于年中在上海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