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风险监测,精准实施举措。说到食品安全现状时,卢江委员认为,十八大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和科技水平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逐步健全。监测网络从国家、省、市、县延伸到了乡村,涉及老百姓餐桌上所有食品(30大类),包括食品中绝大多数指标(300余项),建立了约2000万个数据的食品污染大数据库。二是以食源性疾病监测为“抓手”,在全国9774家医院建立哨点,初步掌握了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分布及流行趋势。三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从无到有,其中稀土风险评估结果填补了国际空白,科学解决了稀土在茶叶等食品中的限量标准问题;食盐加碘评估提出了进一步精准实施“因地制宜、分类补碘”措施的科学建议等,也为及时发现处置食品安全隐患和正确传播食品安全知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四是全面完成5000余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发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00余项,涵盖1万余项参数指标,构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框架体系。五是我国食品安全基础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的支持,研发了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设备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急需的检测技术。
优化人才资源,增进国际交流。卢江委员表示,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食品安全及其技术支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卢江委员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研究应用机构及体制问题。我国目前尚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式的国家级食品安全科学研究与应用机构,如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工作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衔接不畅,对国家政策、食品安全措施的保驾护航和技术支撑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亟待进行“优化整合、资源共享、避免重复”。二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方面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关键技术领域缺乏领军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工作发展的最大“短板”,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推动解决。三是网络建设和融合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食品安全并非孤立存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食性多样化和药食同源等特点,食品安全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时代性交织的特点,与生物、化学、农学、医学和药学等其他学科,以及健康、管理、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都有着直接联系和影响,因此迫切要求树立和强化“大食品安全”的理念,加快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技术协同工作网络,抓紧谋划“新食品安全”战略,推动食品安全技术支撑领域的科学发展。四是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问题。我国是食品消费和进出口大国,又是食品多样化特色化的国家,农产品和食品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因此,食品安全及其技术支撑领域面临着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以更加开放和融入的姿态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食品安全领域的话语权,加强对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从而强化食品安全技术的支撑体系。
筑牢食安屏障,贡献中国智慧。卢江委员认为,结合现状分析,我们应更加注重监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力求“用科学数据说话”,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为此,她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科学研究院。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撑水平,应坚决从源头上、体制上、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整合现有国家级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建设统一、全面、权威、科学的国家级食品安全科学研究院(科研事业单位),负责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标准建设和食品安全有效治理真正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夯实基础。二是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建议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技术支撑领域的人力资源投入,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引进和培养食品安全技术支撑领军人才。更加注重青年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网络建设和融合发展。建议由专门成立的国家级食品安全科学研究机构统筹部门、地方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创建食品安全科学技术联盟,编织食品安全技术工作网络,进而实现食品安全技术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协同研发,快速提升我国食品技术支撑力量和能力水平。同时,加快推动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环境安全、生态安全、膳食营养、疾病防控等学科统筹发展,协同治理,形成“大食品安全”“新食品安全”的格局,不断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建议配合我国外交大局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既融入国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和治理体系,努力为世界食品安全治理、国际食品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