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助推食品工业各方面发展
食品科技的研究包括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还包括产业技术的革命。食品生产与加工,过去都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经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现在已经发展为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开发了更多样的、具有高品质和安全性的产品。“食品科技的发展,不仅为食品工业带来了生产加工技术、加工装备和生产环境的进步,更提升了食品原材料的加工适用性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乔晓玲强调,特别是在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上,食品科技的作用巨大。传统的生产方式,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完全在于手工生产者,而随着生产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我们实现了以统一的技术手段和标准来控制品质质量和安全质量的均一和稳定。
作为长期从事肉类科技研究的专家,乔晓玲特别以肉类的货架期技术举例,来说明科技的作用。我国最开始从德国引进了相关的技术理论,通过研究,根据我国肉类生产的特点进行创新和突破,目前我国延长肉类货架期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先进。我国的肉制品加工过去有低温杀菌和高温杀菌。低温杀菌温度在80至100摄氏度之间,需要比较苛刻的冷链条件,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保持肉制品的营养、风味和口感;高温杀菌温度在115摄氏度以上,优点是在常温条件下有比较长的货架期,但缺点是营养和风味有一定损失。“十二五”期间,研究出了中温杀菌技术(100至110摄氏度之间杀菌),综合了低温杀菌和高温杀菌的优点,规避了二者的缺点。即利用了温度对微生物的作用效用,又针对容易引起肉制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进行靶向抑制技术,对提高肉制品品质、保证安全性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乔晓玲同时认为,食品科技的不断创新对于食品工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仍以肉类加工为例,通过生物技术和酶化学技术加强对副产物如骨、血等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肉类的经济附加值,拓宽了产业领域,加强了良性循环经济发展,缓解了肉类产业副产物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影响。
科技进步应该跟上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应该紧盯产业需求的发展”,乔晓玲对于食品科技工作的责任也有着自己的见解。目前的肉类产品距离高品质和更好的营养特性仍有差距,需要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有所突破,需要更多有前瞻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技术应用,围绕市场经济、循环经济,更好的将肉类产品与营养健康结合,同时加大在中小企业中的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满足消费者对更高品质、更安全肉类产品的需求。
乔晓玲本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完善畜禽肉标准体系建设”的提案。她认为我国现行肉类标准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一标准在一些条款表述时引用其他标准,当被引用的标准废止时,该条款也就无效了,企业在从事相关生产时就没有了依据;另一种情况是同种肉类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标准内容不一样,造成企业困惑,也让某些违法行为有隙可乘。同时,我国进口肉类产品越来越多,也需要健全、完善、严格肉类的标准,保护我国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冷鲜肉市场广阔 国家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冷鲜肉的发展势头明显。当记者问及冷鲜肉市场前景时,乔晓玲表示,我国肉类消费的传统方式是热鲜肉消费,但热鲜肉在卫生质量的控制上存在隐患,容易滋生微生物,引起肉类的腐败变质。冷鲜肉在控制微生物、保持肉类风味及营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屠宰环节都进行冷却排酸,使肉的品质和安全达到更高的水平。为了满足我国居民对于生鲜肉品的需求,冷鲜肉会有非常大的市场。
对于肉类加工私屠滥宰现象,乔晓玲介绍,国家近年来对于私屠滥宰管控一直在不断加大力度。肉类私屠滥宰最主要的风险隐患在于检验检疫的缺失,诸如抗生素超标、微生物超标等问题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肉类工业的发展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肉类行业的管理与支持。
选购肉制品小贴士
肉制品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品类,采访的最后,乔晓玲特意讲解了选购肉品的两个小知识。
第一个是关于肉品的颜色:生肉在接触氧气的过程中,高铁血红蛋白非常容易发生氧化,所以发生色泽变深是正常现象。经过冷却加工后的肉品,色泽相对稳定且肉表面会形成自然保护膜,颜色的变化会相对缓慢。
第二个是关于肉品的最佳食用时间:动物在被屠宰后,会有几个生化反应时期:糖原酵解、僵直期、解僵期、成熟期。成熟期的肉品才能达到最稳定的品质质量和最好的风味。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在肉品未进入僵直期之前加工食用,肉的风味也是很好的。另外,肉品的冷却时间要根据动物胴体大小而定,一般个体越大的动物,冷却所需时间越长。而在企业操作中,也会根据肉品不同的用途来具体确定冷却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