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改善乡村基本生活条件
要体现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就必须首先解决好基本的生活条件问题,应下大力气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水资源。一是提高农村小型水库和河流支渠蓄水能力,合理开采地下水,建设村级水厂;二是实施自来水户户通工程,引导支持农户进行厨房、厕所无害化改造;三是同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要支持鼓励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研究设计出村级适用的自来水供应及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与此同时,应加大乡村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坚决防止乱倒生活垃圾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集中进行畜禽养殖排放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坚持使用农田清洁生产技术,逐步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并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发展清洁能源,既是解决农村能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好绿水青山、守护住清新清净田园风光的重要举措。一要继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增强供电稳定性,降低价格,努力做到对广大乡村全覆盖。二要加快推进煤改气、柴改气。优化管道布局、燃气换瓶点以及集中气化站的设置,方便农民。同时加强管理,排除安全隐患。三要多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利用乡村资源,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小水电以及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源等项目,用于日常照明、取暖并逐步延伸到保障乡村路灯、信息传输、设施农业、移动作业工具等能源需求。
充分释放农村土地能量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释放土地能量,实现“坐地生金”。应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的经济和法律地位。平原地区距离城市较远的乡村可以通过整理闲置宅基地增加耕地,获得占补平衡指标收益;城市周边或生态环境较好的乡村,可以通过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开发观光休闲农业多功能产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获得的收益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中央设置的耕地保护红线就会成为维护广大乡村地区发展与城市虹吸效应之间的重要平衡力,偏远地区的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优化乡村产业经营模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业产业整体上经营规模小、增速慢、效益低。产业升级还存在较大的潜力和空间。粮食主产区或平原地区应突出升级改造农业生产工具,适度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配套建设粮食烘干、分级储藏及物流体系,建设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属性。山区及城市周边可重点发展多功能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建立农户连接大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经营效益。
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
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农民工大量进城、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贫困人口集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产业,确保医保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二要大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青年农场主的发展,支持知识青年回乡创业;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要通过聚合各类要素、各种资源,大力促进城乡平衡发展,形成合理的劳动分工和人口流动。只有让美丽的环境吸引人,让创业的机会锻炼人,让稳定的收入留住人,才能聚人气、兴乡村,才能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