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中国饮料行业的涨价行为备受外界关注。统一和康师傅被先后曝出对旗下果汁等产品进行了提价,乳品行业中伊利、蒙牛和光明也有不同程度的提价。在此之前,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都也纷纷提价…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有消费升级需求,关键在于产业端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2018年将是整个消费端倒逼产业端进行改革、颠覆、创新的时间节点,也将是价格战向品质战转向的关键年份。
外界关心的话题是,行业大佬纷纷涨价背后有何深层次的原因?对于中国饮料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何影响?
大佬争先恐后提价
对于涨价原因,几家大佬们都提到了“当前国内外原物料价格持续高涨”、“市场原料、运输成本,以及人员成本等成本持续高涨”。
据调研了解,包材价格上涨还包括纸箱价格波动。作为纸箱用量最大的几个行业之一,食品行业在纸箱价格频繁暴涨暴跌下多受波及,年节将至,纸箱涨价风潮对坚果炒货礼盒装产品的影响尤其大。
对于饮料企业来说,产品提价后,整个行业格局有望改善,产品结构升级带动业绩增长。
消费升级VS产业转型
事实上,这一轮饮料涨价的深层次原因还源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消费市场正发生质的变化。来自凯度的消费者指数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中等收入家庭已接近7000万户,他们在所有品类上的花费比一般家庭高出14%,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高价产品买单。
另据全球知名绩效管理公司尼尔森发布最新报告称,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攀升,2017年三季度达到114点,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创下2013年底以来的新高。在流通环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生产环节,商品服务同步升级。这些新供给激发购买愿望,让人们更乐意打开钱袋子。
目前国内市场饮料消费人群是新生代,新生代看重的是产品、品牌最后才是价格,所以涨价不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反而有利于饮料企业注重产品的创新,提升产品的品质,摆脱价格战的泥潭。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进口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高质高价的消费理念日趋认同,因此消费端可以消化这种涨价”。有关饮料行业专家分析认为,消费升级下整个食品饮料产业的结构正在升级,使得龙头企业更具备核心竞争力去服务消费者。
价格战OUT,品质战打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大家都知道,价格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几年,不少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不能自拔,如此恶性循环只能是两败俱伤。到如今,为中国经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制造,已经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为了应对这一轮行业的转型升级,大佬们从产品升级、品牌价值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调整,品质之争悄然打响。
汇源集团有关负责人则表示,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日趋明朗,果汁行业需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统一饮料近期尝试面向市场推出了多款高毛利率的新品,加快步伐贴近市场中新的消费群体,顺承消费升级趋势下企业的转型热潮。
康师傅近几年聚焦长青特色产品,同时通过多价格带策略巩固市场占有率,稳步推动产品升级,满足消费升级之下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对于品牌建设,康师傅主动谋求品牌的战略升级,通过品牌和制造的适度分离,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
青岛啤酒也频出“新招”,利用互联网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维持品牌的鲜活和生命力,并联手众多影视剧IP跨界“圈粉”。
此外,食品安全一直是食品行业的“命门”,对于如何保障消费者最基本的安全利益,也是各大企业非常关注的议题。刚过去的2017年里,伊利携手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研究建立贯通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康师傅则宣布在天津设立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全方位提升行业的食安水平,并呼吁行业联手推动食品安全的战略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品质过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