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榜上公布的“科学流言”,站在广大消费者的立场上而言,“可信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相信与否或认可与否,都得拿出可靠的科学依据。但2017年的科学流言榜是在百度搜索数据量的基础上,由专家评委根据其传播广度和危害性投票选出的。有的是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有的是借助“科学流言”的传播面和覆盖率借此“寻找商机”;也有的把民间流传下来的,比如“受冻会导致关节炎”“坐月子决不能吹风”之类的基本常识,也强拉硬拽地作为“科学流言”;还有“紫菜粉丝大米都是塑料做的”,对于西瓜,说400天不腐烂是因为喷了防腐剂,真的是这样吗?对此现象科学的解读应该是,一些瓜果中存在风干现象,西瓜皮表层坚韧,但实际上是可以呼吸的,在呼吸的过程中西瓜的水分会流失。如果外皮没有外伤就不会受到细菌、霉菌的侵扰,加上储存在温度适宜且通风的地方,就会迅速脱水而不腐败。通俗的解释就是西瓜里的水分全流失了,瓜瓤也就干了,就剩下个“西瓜壳”了,并非是“防腐剂”的决定作用。
在“科学流言”的发布现场,量子信息学家郭光灿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院士等十位院士和专家对榜上公布的十大“科学流言”逐个进行了批驳和解读。笔者认为,对上述所谓“科学流言”不能止于“一驳了之”,应该进行一番必要的综合整治。一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净化舆论环境,让市场信息和流通信息真实可靠,别让“流言”变“蜚语”,愚弄群众、忽悠百姓、骗取消费者信任;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形式,教育和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自身维权意识和健康安全意识,提高辨别真假能力,精准把握市场信息,以免上当受骗,悔之晚矣。三是强化执纪监督检查。对肆意传播所谓“科学流言”的要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宣传部门、网信管理部门,以及工商、公安、卫生、食药监等部门要联合行动、齐抓共管。对肆意制造和传播那些危害消费利益的所谓“科学流言”,要进行专项治理,不开口子,不留平台,决不能任其泛滥和蔓延。对那些利用“科学流言”搞投机钻营、牟取暴利的不法商家和厂家要给予黄牌警告;对坑害消费者利益的种种不法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果断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