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起源由于中国有许多原产蔬菜,很早就制作和应用食盐,新石器时代期已发明了陶器,公元前就掌握了制曲术,因而中国制作加盐的腌制品的历史甚为悠久,可能起于周代以前。古籍中的“菹”字,指将食物用刀子粗切,也指这样切过后做成的酸菜、泡菜或用肉酱汁调味的蔬菜。至汉以后,“菹”字泛称加食盐、加醋、加酱制品腌制成的蔬菜。《周礼.天官.醯人》“七菹”郑玄注:“韭、菁、茆、葵、芹、箈、笋......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齐,全物若艓为菹”。《说文》:“菹,酢菜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仲冬之月,采撷霜芜菁、葵等杂菜,干之,并为干盐菹。”清袁枚《随园食单》:“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常腌一大坛三伏时开之,上半截虽臭烂,而下半截香美异常,色白如玉。”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豆豉姜,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证据,是世界上贮藏最久的酱菜。中国制作酱菜的调料,主要有盐、酱、酒糟、酱油、糖、醋、蜜、虾油、鱼露等。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的“菹”共数十种,大多是盐醋制品,是腌制品工艺史上极重要的史料。至明、清时,腌制品水平达到最高点,品种极为丰富,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饮食文明特有的贡献。[1]历史起源、腌制剂的防腐作用1.高渗透压作用:腌制食品常加入一定量的食盐,食盐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腌渍时食盐浓度为40~150g/L,能产生246.8~925.5kPa的渗透压,而大多数微生物所能耐受的渗透压为30.7~61.5kPa。当食盐溶液渗透压大于微生物细胞渗透压时,微生物细胞内水分就会外渗而使其脱水,最后导致微生物原生质和细胞壁发生分离,从而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会由于生理干燥而死亡。所以,利用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能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2.抗氧化作用:食盐溶液中氧含量很低,同时通过渗透作用可排除组织中的氧气,从而减少氧化作用,抑制好氧微生物活动,降低微生物的破坏作用。3.降低水分活度作用:食盐溶解于水后会离解为Na 和Cl,并在每个离子的周围聚集着一群水分子,水化离子周围的水分子聚集量占总水分量的百分比随着食盐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相应的溶液中水分就减少,其水分活度下降。4.生理毒害作用:少量的Na对微生物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当达到足够高的浓度时,就会产生抑制作用,主要是Na能和细胞原生质中的阴离子结合,因而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5.对酶活性的影响:微生物分泌出来的酶活性常在低浓度盐溶液中就会受到破坏。食盐浓度仅为30g/L时,变形菌就会失去分解血清的能力;氧化酶类活性随着食盐浓度的提高而下降,从而减少或防止氧化作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