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提取物cortex erythrinae extract概述:本品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var orientalis (L) Merr.的干皮。初夏剥取树皮,晒干。生用。 别名:刺桐皮、丁皮、接骨药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病,四肢拘挛,腰膝疼痛,疥癣。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2g,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通风处。 临床应用: 1.海桐皮散(《太平圣惠方》)治伤折,辟外风,止疼痛:海桐皮30g,防风(去芦头)60g,黑豆(炒熟)、附子(炮裂,去皮、脐)各30g。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6g,每日3-4服,以温酒下。方中海桐皮通经止痛,为君药。 2.(《本草汇言》)治时行赤毒眼疾:海桐皮30g。切碎,盐水洗,微炒,用滚汤泡,待温洗眼。方中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为君药。 3.海桐皮散(《脚气治法总要》)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骨节拘挛痛:海桐皮30g,羚羊角屑、薏苡仁各60g,防风、羌活、筒桂(去皮)、赤茯苓(去皮)、熟地黄各30g,槟榔30g。上为散,每服9g,水1盏,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渣,温服。方中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为君药。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①《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③《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④《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⑤《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⑥《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⑦《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
用法与禁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 血虚者不宜服。 ①《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②《本草汇言》:痢疾、赤眼、痹躄诸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③《得配本草》:血少火炽者禁用。【异名】钉桐皮、鼓桐皮、丁皮(《药材资料汇编》),刺桐皮(《中药材手册》),刺通、接骨药(《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皮。
【植物形态】刺桐(《南方草木状》),又名:山芙蓉、梯枯、空桐树、鸡桐木、海桐。
高大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2、3年后即脱落。3出复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总叶柄长10~15厘米;小叶片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厘米,顶端小叶宽过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顶生小叶柄长3.5~4.5厘米,侧生小叶柄短,长约5毫米;托叶2,线形,长1~1.3厘米,早落。总状花序,长约15厘米,被绒毛;总花梗长7~10厘米;萼佛焰状,长约2~3厘米,萼口偏斜,由背开裂至基部;花冠蝶形,大红色,旗瓣长5~6厘米,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蕊10,两束,花丝淡紫色,长3~3.5厘米,药黄色;花柱1,浅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种子1~8颗,球形,暗红色。花期3月。
野生或栽植为行道树。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叶(刺桐叶),花(刺桐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收,而以春季较易剥取,将树砍伐剥取干皮,刮去棘刺及灰垢,晒干。
【药材】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
产广西、云南、福建、湖北等地。广西除用干皮外,其根皮亦同等入药。
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尚有以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作海桐皮使用。参见"刺楸树皮"条。
【化学成分】树皮含刺桐灵碱、氨基酸和有机酸。种子含油,油中含饱和有机酸36.7%和不饱和有机酸(油酸、亚油酸)63.3%,另含下箴刺桐碱。
【药理作用】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谓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