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莴苣 【拉 丁 名】Lactuca indica L. 【别名】野生菜,土莴苣,鸭子食,苦芥菜,苦菜,野莴苣,驴干粮,苦马菜,野大烟 【名称考证】 山莴苣 (《救荒本草》),野生菜(《广州植物志》)、土莴苣(中山植物园《栽培植物名录》)、鸭子食(《东北植物检索表》)、苦芥菜、苦菜(《中国药植图鉴》)、野莴苣(《杭州药植志》)、驴干粮、苦马菜、野大烟(《河南中草药手册》)
山莴苣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药用部位】山莴苣的全草。 【性味归经】《救荒本草》:“味微苦。”入肺经。 【功效分类】清热药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疣瘤。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出自《救荒本草》。 含β-香树脂醇(β-Amyrin)、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等三萜化合物、豆甾醇、β-谷甾醇,尚得到一种高级脂族醇。 【原生形态】山莴苣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80~150厘米,被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5~5厘米,不裂,或边缘具齿裂或羽裂;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叶缘略带暗紫色;无柄,基部抱茎;茎上部的叶呈长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状;总苞下部膨大,苞片多列,呈覆瓦状排列;舌状花淡黄色,日中正开,傍晚闭合;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形而扁,黑色,喙短,喙端有白色冠毛一层。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长于路边、荒野。 【功效分类】清热药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