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乳猪是许多年来广东人祭祖的重头戏,几乎是家家都少不了的应节之物,用乳猪祭完先人后,亲戚们聚会大吃一顿。清明前,广东各地的宾馆、酒店都纷纷将烤乳猪作为清明祭品销售的一大招牌,在大门口大做广告。那一只只乳猪烤得焦黄,是祭祖仪式上最为诱人的祭品。清明期间,有点名气的酒家可卖出烧猪几百只,每只乳猪一般在2公斤到5公斤重左右。各地的养猪场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小猪专门提供给各个酒家,用来制作烧猪。
关于烤乳猪,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一户人家院子里突然起了火,火势凶猛,必必剥剥,很快就烈焰冲天,把院子里的东西都烧光了。这时宅院的主人匆匆赶回家,只见一片废墟,惊得目瞪口呆。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主人循着香味找去,发现原来是从一只烧焦的小猪身上发出来的。主人看那小猪另一面,皮烤得红朴朴的。他尝了又尝,味道很好。院子烧掉了,他很伤心,但却为发明了吃猪肉的新方法而欣慰。这个传说,源于18世纪英国大学者查理•兰姆《谈谈烧猪》一文。
在我国,早在南北朝时,已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而记载在《齐民要术》中写道:“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的烹饪技艺已有这样高深的造诣,实令世人赞叹。清朝康熙年间,烤乳猪是宫廷名菜,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一道主要菜肴。随着“满汉全席”盛行,烤乳猪曾传遍大江南北。在广州,烤乳猪在餐饮业中久盛不衰,深受食客青睐。用乳猪为主料制作而成,在旧京食馔中应算是“阳春白雪”,是宫廷中达官富绅宴饮时吃的一道名菜。后传到各地,也是广州最著名的特色菜,在誉满中外的广东烧烤中,此菜堪称一绝。经代代相传,今天的烧乳猪早已改进烤法,且烹技十分精细,成为驰名世界的中国绝菜之一。
烤制前先要经过不伤表皮的内脏清理,然后大致成形并且在臀部等肉比较厚实的部位用刀划几下以利入味(另有一种烤法,在猪的全身肉皮上均匀切划出菱形刀痕,以刚刚切开肉皮为度。这种烤法叫“烤划皮乳猪”)。然后用调料腌浸,再把面酱、汾酒、芝麻酱及腐乳、蒜泥等调料均匀涂抹在猪膛内,用烤叉穿好,开水浇洗外皮并抹上糖醋,入炭火炉烤。烤的时候火候很重要。先用小火烤,然后取出来在猪腔内用木棍把里面撑开,外面把四肢叉开用木棍捆扎固定,以便使乳猪保持这种趴着的形状。再入炉,继续烤至周身呈红色即可出炉。
烤乳猪要一观形,二吃皮,三吃肉。烤好的乳猪颜色大红,火色均匀,皮光油亮,不焦不煳。上桌前,先要烤乳猪把猪皮片成四大片,每大片再分片成八小片。然后把这32片猪皮完整地重新覆盖到乳猪身上(这种覆盖式的片切方法已经被借鉴到片北京烤鸭)。上桌的时候跟上薄饼、甜面酱、葱、酸甜菜及白糖供食者选用。味道浓香,口感酥脆。吃完皮之后要把烤猪端下来,把肉改刀切开再上桌,供客人继续食用。味道清香鲜嫩。猪皮与猪肉在颜色、口感上都不相同。猪皮酥脆、猪肉香嫩。按部位分开食用,不仅有味道上的差别,也有程序上的乐趣,并使人富于期待感和好奇心,更能满足食用者的心理消费需求。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