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39度、40度、41度…
气温炎热
如果能吃上一口冰冰凉凉的冷饮
那一定能把我们从酷暑中“解救”出来
但是
最近冷饮有些“不太平”
让不少人破了防…
有媒体整理了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前7个月公布的雪糕、冰棍等冷冻饮品质量抽检情况,这也让“11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大肠菌群不合格占比五成”“大肠菌群超标,一半检出‘便便’污染”的话题冲上热搜。网友纷纷表示“一觉醒来,雪糕都塌房了”“打开冰箱看到存货,居然不敢吃了”。
那么我们义乌的冷冻饮品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产品呢?
近日,热心市民傅女士随机从市面上购买了13款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冷冻饮品,并将它们全部送到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产品(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的实验室,检验员对其进行了微生物项目的检测。
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污染是冷冻饮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超标的项目主要是菌落指数、大肠菌群等,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也是热搜中所说的“一半检出‘便便’污染”的元凶。
为了验证网友的说法,检验员对雪糕、棒冰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项目进行了检测。
检验员称取25克样品,与2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混匀制成样品稀释液,吸取1毫升样品稀释液与培养基一起在培养皿内摇匀,等到培养基凝固后放置于36℃的培养箱中培养48个小时,培养时间结束后对培养皿内生长的菌落进行计数,计数结果就是样品的最终结果。
从检测结果来看,送检的13款冷冻饮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项目数值均未超过标准限值。
市场监管局在此提醒,雪糕等冷冻饮品配料较多,如若个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生产加工过程卫生条件未达标、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食品“漏洞”,都可能导致产品微生物超标。所以消费者在挑选雪糕时,可查看外包装是否有破损、糕体是否变形,如果糕体已经融化成液体或半固态,建议不要食用。尤其是反复冻融下,细菌会飞速翻倍增长,致使产品变质。采购时消费者也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尽量选规模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好的品牌企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