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安全 » 正文

汇总|2023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54批次不合格食品,同比减少30.7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04
核心提示: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上半年发布的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食品伙伴网统计发现,2023年1-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5期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包括一期粽子的专项抽检),公布了54批次不合格食品,比2022年上半年的78批次减少了30.77%。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上半年发布的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统计发现,2023年1-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5期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包括一期粽子的专项抽检),公布了54批次不合格食品,比2022年上半年的78批次减少了30.77%。
 
  按照发布日期来看,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在1月、2月、4月、5月、6月各发布了一期不合格食品抽检通告,其中,2月和4月不合格食品数量最多,各有15批次。3月未发布不合格食品的抽检通告。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抽检的不合格食品类别涉及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调味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食糖、饮料、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罐头、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酒类、冷冻饮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20大类。其中,调味品不合格数量最多,有10批次,其次为糕点,有9批次。
  统计发现,2023年上半年抽检的不合格食品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其中,质量指标不达标居首位,有21批次,占不合格总数的39%;其次,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问题有13批次。
  统计显示,质量指标不达标的项目主要涉及过氧化值、酸价、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E、不挥发酸、氨基酸态氮、全氮、总酸、色值、总黄酮、蛋白质、免疫球蛋白等,不合格食品类别涉及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调味品、食糖、速冻食品、冷冻饮品、糕点、乳制品等。
 
  质量指标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主要反映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过氧化值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规定,膨化食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熟制葵花籽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80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GB 19295—2021)中规定,速冻面米食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膨化食品、熟制葵花籽、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也可能与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速冻面米食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油脂已经氧化,使得终产品中过氧化值超标;也可能是产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氧化变质。
 
  酸价(以脂肪计)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等异味,严重超标时会产生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酸价超标的食品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5mg/g。糕点中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3mg/g。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维生素A
 
  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指一类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及维生素A原,是人类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也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缺乏可能引起夜盲症、干眼症等眼部症状,还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免疫功能低下,可能造成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规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应在14—43μgRE/100kJ范围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规定,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保健食品 银发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Q/ESH—USA 02—2021)中规定,银发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A含量为8010—19224μg/100g;《保健食品 全家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Q/ESH—USA 01—2021)中规定,全家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A含量为3.0—9mg/100g。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还可能是生产工艺不合理或者混合工序不到位。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为氰钴胺素,是一种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的维生素。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损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可影响叶酸代谢,新生儿严重缺乏损害神经系统发育。《保健食品 银发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Q/ESH—USA 02—2021)中规定,银发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B12含量为39.0—93.6μg/100g。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12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E缺乏,缺乏主要表现为生殖障碍、神经肌肉障碍。《保健食品 全家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Q/ESH—USA 01—2021)中规定,全家福复合维生素片(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E含量为30—144mg/100g。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总酸(以乙酸计)
 
  总酸是食醋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一般而言,总酸含量越高说明食醋发酵程度越高,酸味越浓。总酸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GB 2719—2018)中规定,食醋中总酸(以乙酸计)≥3.5g/100mL,该批次产品中总酸(以乙酸计)检测值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也不符合标签明示值规定“总酸≥3.5克/100mL”。食醋中总酸(以乙酸计)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未按产品标签明示要求组织生产;还可能是出厂检验把关不严造成。
 
  不挥发酸(以乳酸计)
 
  不挥发酸(以乳酸计)是食醋中总酸的一种,以乳酸为主。不挥发酸(以乳酸计)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该批次样品明示执行标准为GB/T 18187—2000,明示生产工艺为固态发酵,《酿造食醋》(GB/T 18187—2000)中规定,固态发酵食醋中不挥发酸(以乳酸计)≥0.50g/100mL。固态发酵食醋中不挥发酸(以乳酸计)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发酵工艺控制不当。
 
  氨基酸态氮(以氮计)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鲜味越浓,反映酱油的质量越好。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中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0.4g/100mL,该批次产品中氨基酸态氮(以氮计)检测值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也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值“氨基酸态氮≥0.40g/100mL”和产品明示标准规定“氨基酸态氮≥0.70g/100mL”。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以氮计)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采购环节质量把关不严;也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如酿造周期未达要求;还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涉嫌掺假。《绿色食品 发酵调味品》(NY/T 900—2016)中规定,豆酱中氨基酸态氮(以N计)≥0.50g/100g。豆酱中氨基酸态氮(以N计)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采购环节质量把关不严;也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如酿造周期未达要求;还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
 
  全氮(以氮计)
 
  全氮是酱油的品质指标之一,反映了酱油中蛋白质、氨基酸、肽等含量的高低。全氮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风味。《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中规定,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含固稀发酵酱油)(一级)全氮(以氮计)≥1.30g/100mL。酱油中全氮(以氮计)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采购环节质量把关不严;也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如酿造周期未达要求;还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涉嫌掺假。
 
  色值
 
  色值是食糖的品质指标之一,是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等质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影响糖品的外观,是杂质多寡的一种反映,也是生产工艺水平的一种体现。《白砂糖》(GB/T 317—2018)中规定,一级白砂糖的色值最大值不得超过150IU。一级白砂糖中色值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关键工艺控制不当,也可能是食糖运输和储存条件不佳导致色值升高。
 
  总黄酮(以芦丁计)
 
  总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为保健食品的功效/标志性成分之一,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总黄酮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龙翁诗牌杜仲保健茶》(Q/SXDZ 0003S—2022)中规定,龙翁诗牌杜仲保健茶中总黄酮(以芦丁计)≥314mg/100g。总黄酮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是构成机体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还能供给能量。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GB 19644—2010)中的规定,乳粉的蛋白质含量应≥非脂乳固体的34%;《冷冻饮品 冰淇淋》(GB/T 31114—2014)中规定,组合型冰淇淋的蛋白质含量应≥2.2g/100g。乳粉、冷冻饮品中蛋白质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以次充好,也可能是企业未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保证产品质量。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指具有一定的抗体活性以及化学性结构与抗体极为相似的球蛋白,为保健食品的功效/标志性成分之一,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牛胎盘胶囊》(Q/BJG 20160347S—2020)中规定,牛胎盘胶囊中免疫球蛋白≥15.0g/100g。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相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产品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有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及时公开所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并向总局报告。

  相关报道详见食品专题: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汇总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