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汇总了2021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抽检情况。2021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4期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共有41批次食品检出不合格。
统计显示,不合格样品涉及保健食品,饼干,餐饮食品,方便食品,蜂产品,罐头,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调味品,饮料14大类。其中,以食用农产品检出的不合格样品数量最多,有12批次,涉及乌鸡、鸡蛋、鲤鱼、老姜等。
14大类不合格样品数量
统计还发现,不合格样品中,超七成样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或农兽药残留问题。另外,少部分食品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重金属污染问题、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非食用物质等问题。
不合格样品检出的问题
其中,因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检出不合格的样品数量最多,有16批次,涉及甜蜜素、苯甲酸及其钠盐、二氧化硫残留量、铝的残留量等指标。食品添加剂做为能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其使用应该遵循《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产品中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可能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未准确计量,也有可能是使用了复配添加剂,造成某种食品添加剂含量升高;还有可能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口感、色泽、保质期等,而加大使用量或者超范围使用等。
因农兽药残留问题检出不合格的样品数量次之,有13批次,涉及恩诺沙星、甲氧苄啶、噻虫胺、氟苯尼考、氧乐果、磺胺类(总量)等指标。产品中农兽药残留超标,主要是因为农药兽药不合理不规范的使用导致,例如: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不得添加药物的违规使用等。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总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