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六期食品安全抽样信息,本次共抽检生产环节食品243批次,涉及生产环节经营主体145家次,共检测食品指标2349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样品6批次,涉及不合格食品类别为豆制品1批次,糕点1批次,粮食加工品1批次,其他食品2批次,饮料1批次;涉及不合格项目类别为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品质指标。
抽检信息显示,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深圳市永宏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水豆腐,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深圳和氏健康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湿米粉,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合格。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由于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常会被添加在食物中作为防腐剂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米粉制品中不得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铝作为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重要成分,经常会添加在食物中作为膨松剂或稳定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豆类制品中铝的残留量不得超过100mg/kg。铝有一定的慢性毒性,在体内可造成铝的蓄积,轻者会使食欲减退,引起贫血,重者会表现为神经毒性,使人运动失调、记忆力衰退。
3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深圳世纪大盛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莲味馅料,菌落总数超标;深圳市康味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雪芳蛋糕(烘烤类糕点),霉菌超标;深圳市艳阳天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山之韵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品,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会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处,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在5件包装饮用水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0CFU/250mL。抵抗力较差的人群若饮用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瓶(桶)装水会容易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是用来判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的指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霉菌的最大限量值为≤150CFU/g。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同时霉菌有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等问题。
此外,还有1批次深圳市盛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莲蓉味馅料,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食品馅料》(GB/T 21270-2007)中规定,食品馅料的过氧化值限量值为≤0.25g/100g。随着产品中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虽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食用不合格产品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氧化变质的食品,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能明显辨别出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
对本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采取行政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进一步流入市场。我局已要求相关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要求经营单位对不合格食品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