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一8岁男孩豪豪(化名)在家喝了蘑菇汤,上吐下泻,腹痛难忍,甚至出现狂躁咬姥姥手的情况。据了解,蘑菇是他的姥爷从公园附近树林里采摘的。28日,男童家人带着他转到山东省立医院治疗。目前,男孩出现肝衰竭的情况,正接受进一步治疗。
一家人喝蘑菇汤后不适 男童上吐下泻还咬人
28日下午,山东省立医院儿科急诊抢救室,豪豪正躺在病床上输液,家人守在跟前,寸步不离。
提起外孙的病情,豪豪姥姥急得直抹眼泪,“他现在意识都不清楚了,乱打乱闹,发狂时连我都咬,都是吃了毒蘑菇闹的。”她回忆说,豪豪初次发病是在8月23日晚,那晚豪豪、豪豪妈妈、豪豪姥爷三人晚饭后都觉得肚子疼,还出现不同程度上吐下泻的情况,“吐的也都是黄水。”
第二天一早,三人到当地诊所输液,“当时大夫诊断说是食物中毒,可能是因为蘑菇”。输液3天后,豪豪妈妈、姥爷的情况均有所好转,只有豪豪不见好转,甚至出现神志不清,咬姥姥手的情况。家人见状,赶忙带他到当地医院治疗。豪豪还出现了狂躁状况,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家人又带豪豪转到省立医院治疗。路途中,家人见豪豪狂躁不止,联系了济南交警,“交警人很好,一路把我们送到医院。”
野蘑菇“惹的祸”采自公园旁小树林
豪豪一家人吃的蘑菇从何而来?原来,豪豪的姥爷今年70岁,平时爱到附近一公园溜达。此前曾在公园附近采过蘑菇,做成饭菜食用,饭后也未见异样。8月23日,豪豪的姥爷到公园附近的小树林散步时,发现雨后长出不少蘑菇,采摘后又带回家,煮了一锅蘑菇鸡蛋汤。
巧合的是,当晚豪豪来姥爷家,看到又做了蘑菇汤,直说自己也想吃。“他姥爷就说锅里还有,给孩子也盛了些汤。”豪豪姥姥回忆,豪豪可能是觉得味道好,吃了很多蘑菇,比姥爷吃得还多。豪豪的妈妈也跟着喝了一些汤,但没吃蘑菇。
当晚,喝过蘑菇汤的三人都感到不适,豪豪姥姥猜测可能是蘑菇“惹的祸”。几天下来,没喝过蘑菇汤的豪豪姥姥没有任何不适,只喝了些汤的豪豪妈妈已无大碍,喝了汤还吃了蘑菇的豪豪姥爷则身体不适,在家输液。而年纪最小,吃蘑菇最多的豪豪病情最重。种种迹象,都让豪豪姥姥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这次来医院,她也带来了之前做成汤的蘑菇,只见蘑菇颜色已发黑。
孩子中毒情况较严重已出现肝衰竭症状
28日下午,病床上的豪豪忽然坐起,哭闹不止,在病床上直打滚。看着病床上痛苦的豪豪,想到快要开学上3年级的外孙还有生命危险,69岁的姥姥急得直抹眼泪。她介绍,豪豪现在精神状态很差,根本没法交流。
据医院儿科急诊的大夫介绍,从初步检查来看,多项指标都很高,还出现了肝衰竭症状,情况并不乐观。记者离开时,家人已为豪豪办理了住院手续,等待后续治疗。
据了解,蘑菇中毒早期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等表现,按其发病特点临床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等。其中,死亡率高的剧毒蘑菇中毒,尤其是肝损害型、肾损害型的中毒患者,早期的不适症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但其实是临床常见的“假愈期”,毒素正逐渐侵犯人体脏器。病人会在中毒后2至5天内出现内脏损害,尤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极易造成死亡,需及时、不中断的治疗。
●相关链接
“野蘑菇中毒”屡现
市民往往缺少专业知识及辨别方法,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2011年8月下旬,泰安7名青年男女因误食了泰山有毒蘑菇,3人相继身亡,4人经抢救恢复了意识。
2015年10月,青州的林女士在林边采摘色彩鲜艳的野生蘑菇食用,出现呕吐、腹泻。她起初并未在意,直到家中的一条狗食用后死亡才于第3天入院治疗,结果显示存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经过长达十多天的抢救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
2016年7月,济南一家四口因误食了在外采摘的野生蘑菇突然上吐下泻,住进医院,经医生抢救,3个大人脱离了危险,而家里男孩抢救无效去世。
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刘宇博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山东省已发现的蘑菇种类中,毒蘑菇种类有四五十种,预防野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采、不买、不吃,更不要学着辨别野蘑菇,因为不少食用野蘑菇中毒的是有一定辨别经验的“老手”。
●提个醒
蘑菇毒性与外形没关联
相关资料显示,毒蘑菇的“有毒”和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没有任何统计上的关联性,也就是说,不存在颜色方面的可以用于指示或鉴别蘑菇有毒与否的警戒色。所以说,不管是有毒或没有毒的蘑菇,“鲜艳”或“黯淡”不是区别参照。
目前民间流传着关于毒蘑菇的种种谣言,市民防不胜防。万一误食毒蘑菇,应懂得如何自救。首先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把手指或牙刷柄等伸进咽部催吐,同时尽快送往最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一些中毒者经过常规治疗后,症状缓解、感觉似乎康复了,不排除是进入了“假愈期”,如不继续观察治疗,可能会导致肝脏受损甚至死亡。
●支个招
简单直白的识别办法
由于许多毒菌和食用菌的外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而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菌鉴别方法,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一般人就更容易会误食食用菌中毒了。
至少要记住一种简单直白的识别办法:头上戴帽子(有菌盖),腰上系裙子(有菌环),脚上穿靴子(有菌托)。同时具有这3个特征的菌类,不要食用。 (牛伟密整理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