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国家统计局8月24日发布全国早稻生产数据:2018年全国早稻产量为2859万吨,比2017年减产128万吨,在播种面积减少的同时单产增加。
“今年早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这是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的结果,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成果,是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表现。”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首席统计师侯锐表示。
“减”“增”之间看调整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早稻播种面积479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50千公顷,下降6.8%;每公顷产量5967公斤,比上年增加157公斤,增长2.7%。
“农民主动进行结构调整。”侯锐在分析早稻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时指出,由于早稻单产低,品质较差,价格也比中稻低,加之“双抢”劳动强度大,导致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不强,部分农户选择“双季稻改单季稻”或“水田改旱田”,改种大豆等作物。另外,今年早稻播种移栽期间,广东、广西降雨量比正常年景偏少,气温偏高,灌溉条件偏差,插秧用水不足,局部地区将早稻田改为中稻或其他作物,部分地区休耕轮作面积增加,减少早稻种植。
对于今年以来的农业生产总体形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棉花、大豆播种面积增加,畜牧业生产稳定。”
随着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跨越新台阶,我国粮食库存持续增加,实现粮食安全有了坚实的基础,但出现了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过剩、库存压力较大,绿色、有机、安全等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等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我国农业生产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的重大判断,在全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迈进。
“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各地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市场短缺的农产品生产,强筋、弱筋专用小麦、优质稻和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各类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等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指出,2016年以来,我国主动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播种面积3800多万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2100多万亩,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
实现“藏粮于地”有底气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没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就无法保持一定规模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安全也就无从谈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保护耕地等部署要求。“通过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耕地得到保护,我们有了底气实现‘藏粮于地’。”黄秉信强调,2013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12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201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了470公斤,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决定粮食能否高产的关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2016年全国有灌溉设施或水源、正常气候下能灌溉耕地面积占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55.2%。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全国灌溉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为粮食实现稳产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从硬指标看基本面
“尽管今年夏粮和早稻略有减产,但从监测情况看,玉米长势总体要好于上年,加之有好的政策,不断增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推进的农业改革创新,我国粮食生产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面总体良好。”黄秉信分析指出。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一系列硬指标为粮食生产基本面保持总体良好夯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农业机械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较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规模经营发展迅速。
生物育种、重大动植物疫病流行规律和防控、农业遥感和信息化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大范围推广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先进农业技术……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农业科技进步作用日益彰显。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显着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2016年末,全国联合收获机114万台,比2006年增长105.3%;排灌动力机械1431万套,增长6.1%;小麦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4.5%、82.0%和9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2016年末,全国规模农业经营户398万户;农业经营单位204万个,其中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1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