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清宫御酒”的“补酒”,早在2015年就上了原国家食药监总局 ( 下称“原CFDA” ) 的“黑名单”,且厂家及其品牌被注销,但仍公然销售达两年之久,为什么?
近日,深圳警方在粤湘两地破获本案,刑拘9名嫌疑人,涉案产品价值近千万元。
2015年,产品入黑榜,厂家、品牌双双注销
2015年9月,原CFDA发布通告称,在各地执法检查中发现共有51家企业在69种配制酒中违法或者涉嫌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
“清宫御酒”位列通报名单中,该厂家及品牌随后被注销。
两年后仍大卖于电商
然而,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在2017年的清查中发现,这款酒仍在多个电商、社交网络平台及线下渠道流通,且交易量不小。
图为嫌疑人寄存在某店面的“清宫御酒”
“清宫御酒”在网上宣称有壮阳奇效,产品简介上还标注有“清宫御酒乃根据清代秘方,采用多种名贵原料,以中国传统工艺精酿而成”字样。
警方侦查发现,这家线上销售“清宫御酒”的店铺位于广州,随后在广州海珠区将该店一名经营人员抓获,并在其家中收缴了该款酒200多瓶。
办案人员介绍,这些“清宫御酒”产自长沙。经检测,这些“清宫御酒”被检出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
手段巧妙 监管难度大 无法追溯!
在该产品上了“黑名单”后,原本的厂家“康年华”停业整顿,但存货随后仍流入市场。该厂家原经销商清楚地知道该款酒含违法添加成分,不敢明目张胆进行销售,只销售给几个固定的老顾客。
因此,尽管原本厂家不复存在,但这种酒在长达两年时间里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
据悉,该酒两年中采取小作坊式生产加工,作案手段隐蔽,且链条追溯困难重重。
深圳福田公安分局治安科民警杨忠华说,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强,皮某居住在长沙,却在离居住地有100多公里的地方发货,外出时经常换乘不同的车辆。
监管部门表示,目前,小作坊式的产品生产在网上销售量很大,追查违法线索的源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监管难度很大。
事实上,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信任可以变得更简单!
虚假宣传和质量欺诈让中国营养健康市场乍暖还寒,对国货信任丧失导致境外品牌横刀夺爱,蓝帽子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追溯体系建设可以提供产品来源保障,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信任变得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