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安全 » 正文

海南三亚:男子误食河豚鱼中毒险丧命 医院紧急施救拉离“鬼门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8  来源:三亚日报
核心提示:河豚鱼因其肉味鲜美令人垂涎,但河豚鱼毒素却可致命,被称为“危险美食”。近日,在三亚打工的广州籍黄先生就因误食河豚鱼导致中毒,不省人事,住进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ICU。
  河豚鱼因其肉味鲜美令人垂涎,但河豚鱼毒素却可致命,被称为“危险美食”。近日,在三亚打工的广州籍黄先生就因误食河豚鱼导致中毒,不省人事,住进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ICU。

  和朋友聚餐

  吃了两口鱼后突然不省人事
 
  3月9日,黄先生到朋友家共聚晚餐,朋友拿出家中珍馐美酒围桌“边炉”。谁知酒还没喝尽兴,黄先生就倒在饭桌上了。
 
  “我现在只记得吃了两口鱼,就觉得嘴巴发麻,之后的事情就记不得了,再次醒来就在这个病房里。”据黄先生回忆,他并不知道吃了什么鱼,直到在ICU醒来后,医护人员给他相关鱼类图片辨认,才知食用的叫“河豚鱼”。
 
  据省第三人民医院ICU主任林森介绍,黄先生在被送来省第三人民医院途中,已出现心脏呼吸骤停情况,急救车医生给予了心肺复苏,到医院急诊科后继续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一小时后患者心肺复苏成功,虽恢复窦性心律,但仍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病情极其危险,极有可能死亡。
 
  ICU医护人员继续全力救护,数天后,黄先生逐渐由深昏迷到恢复自主呼吸,20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而在此前,省第三人民医院ICU已先后收治两名食用河豚鱼中毒患者。“今年1-3月,包括黄先生在内已是3例。”林森介绍,这3名患者均发病急促,来ICU就诊时都已产生呼吸、循环衰竭等系列严重症状,在住院过程中,医务人员密切监视着患者的每一项检查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通过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头部亚低温、抗感染等治疗后,迅速从血液中清除毒物,把他们从“死神”的手里挽救回来。
 
  应从合法渠道购买河豚鱼

  一旦误食中毒需尽快就医
 
  三亚日报记者了解到,一些中毒的患者事先并不知道吃了什么鱼,都是在醒来后,医护人员给予相关鱼类图片辨认,才知食用的叫“河豚鱼”。
 
  林森提醒,每年3至4月,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皮下脂肪含量高,肉质鲜美,也是河豚鱼毒性最强时节。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林森介绍,食用河豚鱼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在食后半小时至3小时发病,病死率高。中毒后口唇发麻,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开始可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消费者一旦食用河豚鱼中毒,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诊治。
 
  市食药监局建议,应从合法渠道采购和购买河豚鱼及其产品。河豚鱼应来源于经农业部备案并公布的河豚鱼源基地,且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审核通过的加工企业加工的包装产品。产品包装上附带可用于追溯的二维码,并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检验合格信息等内容,同时应提供同批次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营养殖的河豚活鱼和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禁止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豚鱼。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