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常会遇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这时,儿科医生就会推荐一些益生菌产品来辅助治疗。
益生菌,泛指能够定植于人体肠道,发挥对人体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的总称。是一类食用后可以活着到达肠道、发挥肠胃调节功能的‘有益’细菌,其主要作用在于可能改善腹泻、消化不良,以及服用抗生素后的肠道菌群紊乱。
国家食药监局2005年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质期内活菌数目不得少于106CFU/mL(g),也就是100万CFU/mL(g)。
这就是说,益生菌必须是活菌且达到一定的数量才有用。
目前,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均宣称有几十亿的活菌数量,这样的宣称有用吗?哪款益生菌产品才是真正的安全又靠谱呢?对此,“小红花测评”对市场上主流的宝宝益生菌产品进行了测评。
16款儿童益生菌近半数不符国家要求
益生菌包含不同菌种,每个菌种下面又有不同菌株。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要求添加的益生菌要精准到菌株而不是菌种。经过安全性评估,只有以下菌株才可以添加到婴幼儿食品当中。
以此对照,“小红花测评”发现,在16款号称是婴幼儿益生菌的产品中,有7款产品不符合要求:
康恩贝(7.060,-0.02,-0.28%)、修正、Lactobact、童年时光、合生元(原味冲剂)、OptiBac和Lifespace的产品,要么只标注了菌种而未明确到菌株,要么存在国家批准范围外的菌株,因此均不符合要求(下图标红者)。
除了菌株问题,产品的配料表中也隐藏着安全隐患,“小红花测评”经过对16款产品的配料表分析发现:
1、康恩贝的儿童益生菌产品,出现了二氧化硅、菊粉等不能用于生产婴幼儿食品的添加剂。
2、根据国家卫计委《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第十条规定: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所以,Radiance高端液态益生菌滴剂这款产品也不值得推荐。
3、另外,其中8款产品添加了麦芽糊精,不建议0~6个月的宝宝食用。
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在产品配料选择上,需尽量选择不含糖、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剂等不利于宝宝健康的产品。
此外,如果宝宝对乳制品过敏的话,家长们还要注意不要选择含乳制品的益生菌粉。
6款产品冲泡前活菌量符合标准
益生菌要活菌才对人体有用,到达肠胃的活菌越多,益生菌粉的效果越好。但益生菌由于不耐高温等原因,容易从活菌变成死菌。
根据比较明显的产品缺陷进行排除之后,“小红花测评”最终选择了6款益生菌产品进行实验室的测试。
测试分为两步:
一是,测试益生菌产品在服用之前的活菌量,看其是否能达到国家标准。
二是,测试服用后其产品的活菌数又还剩多少。
从产品包装上来看,送检的6款产品均标称其有多达几十亿的活菌,且添加的菌种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它们都属于乳酸菌类,因此产品中的益生菌总数=乳酸菌数。
测评结果如下图:
结果可见,6款产品保质期内含活菌总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康萃乐,以1.3*1010CFU/g的乳酸菌总量领先。
汤臣倍健(13.560,0.05,0.37%)益生菌固体饮料,由于只标注了活菌出厂量,且无法预知在运输和售卖过程中出现的益生菌损耗,所以出现活菌数实测值低于出厂量的情况。
模拟消化实验:活菌数量差距巨大
益生菌最重要的还是在宝宝体内的存活率,到处肠胃之后能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活菌数量的多少,所以接下来是第二步测试就是,测试6款产品冲服后的存活率。
由于人体实验受条件所限,“小红花测评”参照相关科研文献设计了一个人体的体外模拟实验,将益生菌产品经10倍稀释,调pH至3.0后,37℃保温1.5小时,进行存活率检测。
测评结果如下图:
△ 实验处理参考文献:顾浩峰,张富新,张怡《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研究》[J].食品科学,2013,34(19):302-305
结果可见,6款产品经过模拟消化实验后,益生菌存活率差距悬殊,最高的是最低的5万倍以上:
◆ 仅有汤臣倍健一款产品的益生菌存活率大于1%,其益生菌存活率为38%;
◆ 号称“全球销量第一”的康萃乐,虽然服用前活菌数量排名第一,但模拟实验后存活率只有0.67%;
◆ 知名品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粉活菌几乎“全军覆没”,标称的39亿活菌,模拟胃消化后仅剩3600活菌。
如果以国家要求的保质期内≧100万活菌做为参考值,英吉利、合生元这两款产品的剩余活菌数量太少,可能已经没什么用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模拟实验只是从温度、pH值、消化时长三个方面模拟了宝宝胃部消化的环境,而真实的人体消化中,还会有胃消化酶、胆汁和肠道消化的影响。可以说,真实的消化环境比这个体外模拟环境还要“恶劣”,剩下的活菌数量应该还会更少。
而像合生元这样接近0%的存活率,恐怕宝宝们喝下的可能只是一杯有奶味的“糖水”了!
对于此次测评的准确性,专门请教了业内人士:
业内人士表示,益生菌,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能有益的。但是,具体需要什么菌群,达到什么样的数量才能起作用并不完全清楚。想要让益生菌在人体内起作用的话,有可能需要的量会很大,并不是一两瓶益生菌饮料或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另外,此次测评的准确性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首先,人体内所含有的消化酶在实验中就没有体现,还有,人体的环境十分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模拟的。当然,即使这个实验很初级,也是有筛选作用的,合格的不能说一定管用,但不合格的基本就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