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侦探 » 正文

猕猴桃要不要禁用膨大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3  来源:公共食谈
核心提示:没错,你吃过的猕猴桃很可能是打膨大剂的,不打膨大剂的猕猴桃其实不比杏更大。假如有不打膨大剂但是更贵的猕猴桃,你会买吗?
   没错,你吃过的猕猴桃很可能是打膨大剂的,不打膨大剂的猕猴桃其实不比杏更大。假如有不打膨大剂但是更贵的猕猴桃,你会买吗?
 
  近日,猕猴桃主产区四川眉县发文全面禁止使用膨大剂,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有人上传了四川眉县政府发布的一则公告,该公告称“部分果农滥用膨大剂,严重影响我县猕猴桃的质量安全和市场声誉……县政府决定,全面禁止使用猕猴桃膨大剂。”
 
  膨大剂是国家批准使用的一种植物生长剂,能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在多种瓜果上都有使用,由于本身低毒,而且残留量极低,一般来说无害。
 
  这一消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很大兴趣,评论也分为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
 
  中国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评论称,“支持眉县政府的做法,这不是能不能用的安全问题,而是好不好吃的产业问题。一刀切也会偷偷用的,不一刀切更无法无天。”
 
  网友“昴汜3”则表示,“既然大多数果农都用而且屡禁不止说明消费者对猕猴桃大小的需求大于口感,而不是相反。生产永远是反映需求而不是相反。”
 
  实际上,微博上这种小争论根本不算什么,因为猕猴桃上要不要用膨大剂,在中国已经拉剧了20多年......
 
  20年前,猕猴桃就开始使用膨大剂
 
  猕猴桃在中国分布极其广泛,陕西、河南、四川、贵州都有大面积种植,而膨大剂用于猕猴桃种植历史也很悠久。
 
  媒体2003年的报道称,“1995至1997年国内市场上猕猴桃每公斤售价在30元以上,尽管如此仍供不应求。但从1996年开始,“大果灵”开始流入周至的猕猴桃种植区,并很快在果农中风行……从1998年开始,由于受猕猴桃面积递增、质量下降的影响,国内市场猕猴桃的价格大幅下跌至近两年的每公斤3元以下。2001年以来,猕猴桃“大果”已逐渐被在各地市场列入了“黑名单”,销路越来越窄。”
 
  文中提到的周至,即指猕猴桃主产区陕西周至县。根据该报道,在1998年,周至县政府即制订多项措施,禁止果农使用大果灵,但是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在于,“大果灵”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家法律并未禁止使用,而且一个县禁止后,周边县仍在使用,同时果商还在收购“大果”,等于谁不用谁吃亏。
 
  在2005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曾经报告过某些猕猴桃产区滥用膨大剂的问题,而且曝光了“工业染色剂”配合无色的膨大剂一块使用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区分哪些打了药哪些没打),在门户网站转载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此后,全国各主产区纷纷排查“膨大剂猕猴桃”,而猕猴桃的声誉从此就和膨大剂绑在了一起。
 
  但是,政府的严禁几乎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后农民照样使用膨大剂。在此后的20年里,膨大剂的“禁”和“用”便一直处于拉剧之中。
 
  膨大剂影响猕猴桃品质
 
  禁用的理由来自于有较多的研究证明,使用膨大剂虽然可以增长,但是同时会影响猕猴桃的品质。
 
  陕西周至县农科站蒋小平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使用膨大剂会造成养分集中供应果实生长,而影响果树的养分积累,破坏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其后果就是上年挂果多,下年挂果少;同时用了膨大剂的猕猴桃果实品质变差、不耐贮、货架期短。
 
  发表在2017年《现代食品科技》上的一篇论文则表示,使用膨大剂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的果实 SSC、可滴定酸含量(TA)和固酸比有明显影响,这几个指标决定果实的酸甜程度和口感好坏,也就是说,总体上用膨大剂处理的口感不如不用膨大剂的果实更甜,但具体影响与品种有关。
 
  此外,使用膨大剂对于猕猴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很多猕猴桃大县想重塑品牌声誉,或者打造“绿色农业”,因此倾向于从总体上禁用膨大剂。
  ▲网上给出的猕猴桃使用膨大剂(左)与未使用膨大剂(右)对比图
 
  是政府有远见,还是农民更懂市场?
 
  即使是此次发布禁令的四川眉山县,其实也不是首次,早在2013年、2015年,都发布过禁止使用膨大剂的公告:
 
  在2013年的禁令中,眉山县政府认为,“部分果农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导致猕猴桃果实外形畸变,内在品质下降,贮藏期缩短,烂果率增高,在市场上造成不良影响,对猕猴桃产业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
 
  此外,各地政府也经常举“新西兰奇异果”的例子,新西兰很早的时候从陕西引进猕猴桃开始试种,此后以“奇异果”的名字开拓国际市场,价格卖得很贵,成为了新西兰的一大产业,其绿色种植方式值得借鉴。
  ▲新西兰奇异果
 
  但是,不管是宣教还是禁令,显然作用都不大,否则也不用继续发禁令了。
 
  “难禁”的理由也很明显,一方面,通过长期的舆论传播,相当于消费者已经不太认为打膨大剂的猕猴桃会有健康危害,另外,由于产量的提高,客观上打了膨大剂的猕猴桃也更便宜,销路也不成问题。
 
  一份对周至县240户种植户的抽样调查显示,样本数52.3%的种植户并不愿意放弃使用膨大剂。不愿意放弃的原因在于,种植户认为,优质并未能优价,反倒不如增产来得实在,76.2%的农户认为使用膨大剂能提高猕猴桃的价格,主要是受收购商贩的影响,因为收购商贩在收购猕猴桃时只注重重量,个头越大价格越高,促使农户继续使用膨大剂。
 
  看起来,政府是希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但由于膨大剂猕猴桃已经占领了市场,种植者并不敢贸然尝试不用膨大剂。换句话说,果商、种植者对于市场上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来消费这么多的“更高品质”猕猴桃并没有信心。
 
  到底是政府有远见还是农民更懂市场,只能见仁见智了。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