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发挥“双擎”驱动,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发挥食品安全抽检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汇聚各方力量
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质效,推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实落细。编制《大连市食品安全白皮书》,发布全市食品安全情况,促进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围绕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指导服务,不断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培育示范“亮点”项目。聚集校园食品安全、旅游团餐监管、反食品浪费、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动各区市县结合实际打造示范引领特色亮点工作,力争实现“一区(市县)一亮点”,通过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力争出成果、出经验、出典型,形成“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
打造共治共享“同心圆”。开展多元化食品安全科普宣教,用好“食安辽宁”、新媒体、户外广告等平台,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探索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新模式,为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筑牢“防护网”。持续组织食品安全协管员和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工作氛围。
坚持为民惠企
高效发挥抽检支撑作用
办好“你点我检”民生实事。坚持开门办抽检,通过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你点我检”征集信息,根据征集结果制定抽检方案,确定抽检食品品种、场所等,并及时公示抽检结果信息,回应百姓关切。开展“百姓点检日”进校园、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实现“你点我检”和“你送我检”相结合,切实让食品抽检贴近百姓、走近生活。
用检测数据为企业“把脉会诊”。科学合理制定年度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和专项抽检安排,注重抽检数据运用,定期进行汇总分析,持续开展多批次不合格食品企业“回头看”工作。推行核查处置技术帮扶,开展核查处置“流动诊所”,对于多发、易发抽检不合格情况的相关食品企业,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分析研判,采取针对性技术帮扶工作,为企业消除风险隐患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持续开展风险预警防控“区域合作”。积极参加“三省一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合作机制和辽宁沿海六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定期交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和食品抽检发现的风险隐患,并就深化区域防控,有效防范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探讨,不断提升区域内风险防控和协同应对能力,构建食品安全联检、联防、联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