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路径思考
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要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待,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要成为世界苹果产业强国还有一段路,如何走,首先必须有清晰的发展思路,要有准确的发展定位,要有全面的发展战略,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更要有正确的发展路径,这些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战略竞争力。
按照新发展理念和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产业发展要有系统的思维。依据发展思路和定位建立发展战略,依据发展战略确立发展目标,依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路径。发展思路是在全面创新中实现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定位是世界苹果产业强国,发展战略是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是达到苹果产业发展面积稳、品质优、科技强、装备好、特色足、品牌响、市场大、效益丰,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力,市场占有力,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全面提升。
创新是引导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产业发展现状,创新发展思路,建立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聚集。实现目标要有具体措施,措施就是路径设计,措施就要路径正确。对如何实现确定的发展目标,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就显得特别重要。路径有很多条,条条大路通罗马,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立足我国苹果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目标,为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让产业发展更顺畅、产业链布局更科学、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为实现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让生产成本更低廉,产品质量更优质,果业效益更丰硕,需要走苹果产业六集六化的发展之路。
1.集中式主栽品种优质化
集中是要形成地域多产品优势,优质化是要通过研发、优选,建立符合区域环境条件的优质品种,体现产品品质竞争力。产业强国重在质量,质量是一,数量是零。无论是早熟还是中晚熟,优质品种是体现产品内在特质的重要条件,是挖掘果品“独(独特地理的气候环境)、特(特殊条件的味道口感)、优(优良品种的品质外观)”特色的根本,一招鲜吃遍天,“独、特、优”是打造品牌产品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域产业发展规模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国内苹果品种繁多,依据市场效益盲目引进种植,产品数量多,品质不高,由于没有形成区域主栽优质品种发展的局面,使得整个产业链的效益不能充分体现,市场竞争力也在下降。要提质增效必须有品种的优质化,品种优质化不是全域品种的单一化,不仅是市场效益好的品种优质化,品种优质化是要在区域范围内经过不断的品种培育优选实现的,符合区域
环境条件的多个优质品种,优质化要有一定的规模化,主栽品种优质化是规模化发展的根本。
2.集群式生产管理规模化
集群是要形成多群体规模发展,规模化是在小果园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适度规模生产模式,体现行业生产竞争力。发展苹果产业的规模经营管理是产业发展的方向,适度规模(50~100 亩)不仅是单体规模化,也可以是联合管理达到一定数量的规模化,适度规模果园不是单一的,应该是集群式的适度规模。我国苹果产业未来发展一定是集群式规模化发展,规模生产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主要措施,多种有效的规模化手段,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规模化发展是实现中国苹果产业强国的内在发展要求,只有在一定的规模化基础上才能发展综合服务社会化,才能实施产业全链条标准化,是产业标准化建立的重要前提。
3.集聚式综合服务社会化
集聚是要形成各类生产要素整合,社会化是在产业规模发展区域范围内,为各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体现生产效率竞争力。未来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必须有综合配套服务,只有在集群式适度规模的基础上,才能培育发展集聚式社会化综合配套服务。综合配套服务体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装备的配套服务,技术的配套服务,管理的配套服务,人才的配套服务,融资的配套服务,经营的配套服务等,越是规模大越是需要综合配套服务。同时,也只有生产管理规模化才能让社会化配套服务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和有规模效益。在苹果产业规模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标准化的工业式发展,苹果产业工业式发展适度规模是基础,综合服务是要求,把为全产业链服务的各种要求聚集起来,建立系统的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适度规模后产业发展的各种需求。
4.集成式全产业链标准化
集成是要形成全行业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是在产业链各环节建立行业产品、生产、管理、市场标准,体现行业整体形象竞争力。标准化是统一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发展是确保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产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有标准化作保障,产业发展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目前,苹果产业标准化建设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区域性标准化发展需要加强,大产业小果园的现状给产业标准化发展带来挑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把主栽品种生产标准化、地理地貌标准化、主要产区标准化、贮藏加工标准化、市场产品标准化建立起来,建立产业发展的系列有效标准规范,实现科学发展。
相关报道:智者洞见丨我国苹果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一)
智者洞见丨我国苹果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