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灭多威曾作为高效广谱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在土壤中迁移性强、水中溶解度高和半衰期长的特性,存在污染水体的风险,威胁着生态环境健康和人类饮用水源安全。目前,农药的毒性等级和生态风险的评估大多依据急性毒性试验,但实际上水生生物通常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污染物中,这就导致对污染物潜在风险的评估不够全面。此外,肝脏转录因子表达和酶活性受性别调控,可能会影响水生生物对包括灭多威在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敏感性。因此,通过环境相关浓度灭多威的亚慢性暴露实验可以更科学的评估灭多威对水生生物的肝毒性风险,并探究灭多威毒性作用的性别差异,帮助制定针对灭多威暴露限值的性别特异性指南。
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实验对象,研究表明,通过环境相关浓度(0.05-0.10 mg/L)和依据急性毒性试验推导的理论安全浓度0.20 mg/L灭多威暴露56 天后,斑马鱼肝脏中的ROS 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防御系统被激活,并引发了慢性低度炎症。炎症相关基因在0.10?0.20mg/L暴露浓度下高度表达,可能会增加斑马鱼对致病菌的敏感性。0.10?0.20mg/L灭多威暴露上调了凋亡基因Bax/Bcl2a和Caspases3a的表达,并增加了凋亡细胞的数量。此外,研究发现雌性斑马鱼肝脏氧化损伤指标(AST、ROS和MDA),和炎症相关基因(IL1β和TNFα)比雄性更容易受到灭多威的毒性作用的影响。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水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相关项目(2024TD18)的支持。相关成果论文“Sub-Chronic Methomyl Exposure In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Zebrafish with Higher Female Susceptibility”发表于国际Top期刊《Antioxidants》(JCR一区,IF=6.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