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水稻发育生物学与遗传改良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F=5.6)上发表了题为“Moderate Salinity Stress Affects Rice Quality by Influencing expression of Amylose- and Protein-Content-Associated Gen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盐胁迫影响稻米品质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高产、优质耐盐水稻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盐胁迫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关于盐胁迫影响稻米品质的分子机制报道较少。文章通过调查中等盐胁迫下(电导率为4dS/m)三个粳稻品种的加工、外观、食味以及营养品质,发现中等盐度主要通过增加垩白率和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增加蛋白质含量影响稻米品质。文中比较了盐水和非盐水生长条件下,水稻开花0、5、10、15和20天的种子中决定稻米垩白、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正调控垩白相关基因Chalk5表达上调,负调控垩白相关基因WHITE-CORE RATE 1被抑制表达;决定直链淀粉含量的OsNF-YB1 和Wx基因表达量下降,而调控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OsAAP6和OsGluA2 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聚合育种的方法来改善盐胁迫下稻米品质,培育高产、优质的耐盐水稻新品种。
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郑崇珂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谢先芝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文章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等项目的资助。(撰稿:郑崇珂 核稿:谢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