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
人们对槽头肉的忌讳,是因为槽头肉上淋巴较多,这就导致槽头肉往往会跟淋巴肉概念捆绑在一起。 淋巴肉通常是指未摘除淋巴组织的肉类,比如未剔除颈部淋巴结的猪牛羊血脖肉和喉气管肉。
而淋巴组织作为动物体内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过滤、吞噬侵入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这意味着,未摘除淋巴组织的肉,即淋巴肉,可能携带一些细菌。如果动物宰杀的过程中一些致病菌没有完全清除,或者加热的步骤也没有完全做熟,就会带来食用风险。
不过,猪脖子肉≠淋巴结。并不是说所有的猪脖子都不可以吃,只要经过了规范屠宰且检疫合格的猪脖子肉,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现在大家之所以不吃,主要因为是槽头肉不好吃。
实际上,淋巴组织遍布于动物全身,无法彻底摘除,人们无法避免进食淋巴肉,但无需谈淋巴肉色变。
首先,要知道淋巴结并不都有毒,病变的淋巴结才有毒。这意味着,食用淋巴肉,不代表着一定会感染致病。人民日报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曾介绍称,食用淋巴别肉会感染致病,但得有3个构成因素:前提得动物本身有病;大量病变淋巴结里边的病原体还没有杀灭;大量食用。
顾中一相关科普
其次淋巴组织虽然遍布动物全身,但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脖颈、咽喉、气管部位,只要这些位置的淋巴组织清除干净,就能极大程度上减少有害淋巴肉的存在。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 17236)就规定,屠宰过程中应该去除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等非食用部分,病变淋巴结和脓肿必须进行修割处理,以确保肉品上市前的食用安全。
另正规猪肉在屠宰进入市场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因此,在一个正规市场里买肉,或在一个正规餐馆里就餐,碰到淋巴肉的几率很小。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不合格淋巴肉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市场上依旧可能存在私屠滥宰、暗中交易的情况,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了解怎么挑选肉类。消费者可以通过颜色、气味、切面弹性等方面,判断挑选好肉。
1、颜色过浅甚至发白,或颜色发暗,呈黑红色、紫红色的最好别买,新鲜的肉一般有光泽且颜色均匀。
2、黏手的不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会滋生大量微生物,微生物所产生的代谢物会造成表皮发黏。新鲜的猪肉外表应是微干或湿润的,有的切面会摸起来有油质感,但不黏手。
3、有异味的不买,腐败变质的肉,表面和内部均会有腐臭味,而新鲜的肉应该带有肉类固有的鲜香气味。
提及淋巴肉,还有一个误解,即有颗粒状肉就是淋巴肉,但实际不然。比如,带有筋膜的部分肉品,在加热后会出现很多颗粒状的小泡泡。实际上, 相关肉品中的筋遇热后膨胀,会形成小泡泡。这属于正常情况,可放心食用。如果实在担心,可以仔细观察,肉煮熟后生成的小泡泡,沿着筋膜走向,呈带状,且泡泡更大颗不密集分布。
总而言之,无需谈淋巴肉色变,只要是在正规的商超、市场渠道购买肉类或者正规餐厅食用肉类,按照正确的烹饪涮煮方式做熟做好后再使用,就不必太过担心,不会有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