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种业振兴行动项目——“南海海区特色大黄鱼种质资源评价与良种培育”,在惠州市惠东县进行现场测试验收,经过2年多技术攻关,成功突破硇洲族大黄鱼人工繁殖技术,实现了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有望成为广东海水养殖和海洋牧场建设的又一潜力品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负责人和水产育种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出席验收会。
大黄鱼,又称黄花鱼、黄瓜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特有的中下层洄游经济鱼类,体色金黄、唇部橘红、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素有“国鱼”之誉。按照地理种群和生态习性来划分,大黄鱼分为三大地理种群,分别是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岱衢族)、台湾海峡—粤东地理种群(闽—粤东族)和粤西地理种群(硇洲族)三大地理种群。2022年大黄养殖产量达25.77万吨,是海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其中,分布于珠江口东侧至福建地区的闽-粤东族是当前大黄鱼养殖的主要群体,分布于浙江、江苏等地岱衢族也有一定养殖量,而分布在珠江口以西到湛江、海南海区的大黄鱼被称为硇洲族,尚处于野生状态,未有驯化繁育。
广东大黄鱼养殖产量和福建、浙江省份相比相对较低,年产量不足0.5万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南澳岛、汕尾等区域。主要原因在于大黄鱼最适宜生长水温为18~25℃,而广东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持续时间长,大黄鱼不适应环境导致病害频发。相对于闽-粤东族大黄鱼,硇洲族大黄鱼因长期处于温热环境中而形成的更好的高温耐受性和免疫适应性,有望发展成为适宜我国热带地区深远海养殖的品种。
南海所项目组牵头先后开展了南海硇洲族大黄鱼野生种质资源收集、保活运输及深海网箱驯化养殖等工作,现已系统收集保存了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资源10000余尾,达到性成熟年龄的亲本2000余尾,构建了硇洲族大黄鱼活体种质资源库,并对硇洲族大黄鱼形态特征、营养成分、生理生化指标、遗传多样性水平等进行了系统评价。2023年11月16日,项目组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26尾硇洲族大黄鱼亲本进行催产,经筛选分离获得优质硇洲族大黄鱼受精卵1.8kg(120万粒),初孵仔鱼112万尾;2024年1月8日,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254尾硇洲族大黄鱼亲本进行催产,获得优质受精卵36kg。
测试验收专家组经过现场查看和抽样计数测试后,一致确认,2023年11月16日催产的硇洲族大黄鱼苗种培育已达到40余万尾,规格为3.1~5.8cm;2024年1月8日催产培育的16日龄仔鱼已有800余万尾;并认为,南海硇洲族大黄鱼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有利于加强南海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进一步拓展大黄鱼养殖空间,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的多元化提供了保障,推动“国鱼”养殖在广东落地开花结果。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负责人对该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南海硇洲族大黄鱼品种培育取得五项技术突破:一是实现了硇洲族野生大黄鱼的保活和驯化;二是在人工条件下实现了性成熟;三是在人工条件下突破了催产、孵化育苗技术;四是解决了育苗的开口饵料技术问题;五是突破了3~6cm苗种的营养强化培育技术;认为,目前南海硇洲族大黄鱼人工繁育的存活率已达到30%以上,已经具备了规模化培育的条件;要求,项目组要继续强化选育和养殖推广工作,推动南海硇洲族大黄鱼游进千家万户、送上老百姓的餐桌,为广东的“菜篮子”工程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