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阙友雄、吴期滨团队发表甘蔗宜机化品种选育研究方面的综述文章。该文章聚焦我国甘蔗宜机化品种选育的原则、策略和前景,以适宜机械化收获甘蔗品种的理想株型为切入点,从“机械化生产对甘蔗品种的要求”、“适宜机械化甘蔗新品种的选育策略”和“中国适应机械化甘蔗品种的筛选及品种多系布局”三个视角,简要论述了如何以开启中国甘蔗机械化为契机,助推甘蔗产业的良性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中国甘蔗育种的转型及甘蔗产业现代化。
糖业事关国计民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在中国,来自甘蔗的食糖约占食糖总产量的85%。机械“花”持续不开,劳动力成本高企和比较竞争优势消失趋势下,甜蜜的事业必将饱含苦涩,因此机械化是推动甘蔗产业发展的“花朵”。俗话说“有花就有蜜”。然而,鉴于土地资源、技术、设备、组织和管理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甘蔗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还没有使该系统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也难以通过农业机械和农艺实践的结合达到理想的产量。
近年来,糖料蔗“双高”基地和生产保护区建设的推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农田基础设施和甘蔗生产机械研发的开展,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尤其是为实现全面机械收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引导并发展了一批种植大户和专业化服务组织,中国特色的甘蔗机械化模式逐渐明朗,技术路线日益清晰。如果经过综合评价和合理布局,柳城05-136、云蔗05-51、云蔗08-1609、桂糖42、桂糖44和ROC22等现阶段中国甘蔗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品种,能够在机械化生产中大放异彩,那么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只要选育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甘蔗品种、农艺服从农机作业规范,且农机为甘蔗高产提供装备技术支撑,同时注重机具作业的土壤结构改善和地力提升,就有望实现高水平全程机械化条件下甘蔗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协同提升,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该研究成果以《Developing new sugarcan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prospects》为题发表在植物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张跃彬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阙友雄研究员为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吴期滨副研究员在论文成稿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云南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89/fpls.2023.13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