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文章(三)
加快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刘文强
长期以来,食品工业在保供给、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对调节新时期城乡和农工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推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饮食文化,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一、《指导意见》对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食品工业“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我国传统优势产业,2022年,以占全部工业5.1%的资产,完成了7.1%的营业收入和8.1%的利润总额。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丰富,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出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产业,形成了鲜明的“产品-产区-品牌”映射关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广西螺蛳粉、云南鲜花饼等一批特色食品率先进入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视野,但仍有大量地方特色食品资源亟待挖掘、培育和壮大。《指导意见》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协同发力,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对指导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指导意见》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指导意见》精准把握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和促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提出“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发展目标,将有力牵引带动地方产业体系建设,助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一群“领航者”。《指导意见》提出,“培育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加快培育并更好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将有力引领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产业转型。二是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打造一批“示范区”。《指导意见》提出,“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产区是产业集聚的高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打造食品产区发展样板,将有力支撑产业集群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培育全国知名特色食品品牌,锻造一串“金钥匙”。《指导意见》提出,“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品牌是市场竞争力的体现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加快打造全国知名的地方特色品牌,促进品牌产品消费,将有力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消费市场升级。
三、《指导意见》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指导意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工作任务和配套举措。具体来看,一是特色产区发展首先要加强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极具含“农”量。要着力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拓展加工原料品种、加强原料供应基地建设、强化农工利益联结机制,在“工农互促”中推进乡村振兴和迈向共同富裕。二是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极具含“技”量。要着力强化产业链协同配套、开展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构建市场化培育体系。瞄定共性基础技术能力、先进装备供给能力、工业设计推广应用等发力点,加快产业科技创新。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创品牌、拓市场。三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极具含“金”量。支持绿色低碳和安全发展,要求切实强化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指导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应用。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更好释放传统产业活力,促进食品消费提质扩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指导意见》要求完善支持政策、标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组织实施,促进要素集聚和优化升级,将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报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3〕31号)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一)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