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以下简称农安信用)是做好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对“信用+应用”场景进行积极探索,采用“数智引领 证信融合 奖惩联动”的农安信用推进模式,按照生产主体农安信用分值变化、指标预警、信用等级情况,对其实施动态监管、精准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农安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建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编发成工作简报,供各地参考借鉴。
近年来,建德市以提升农安信用工作信息化水平为目标、以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抓手、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新模式、深度融合、数智赋能,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建德市具有农安信用等级的生产主体(户)有663家,其中A级22家、B级536家、C级105家。同时,建德市在草莓、鸡蛋、茶叶等产业上率先探索推行小微主体农安信用小c等级,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小c等级小微主体597家。
一、数智引领,打通农安信用应用快车道
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建德数智草莓”平台的上线运行实现了建德草莓生产、销售、服务、监管等多跨应用场景,使“信用+服务”有机融合,上线后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快速复制到建德鸡蛋产业,开启农安信用数智化应用高速通道。一是多跨协同,拓宽行业应用面。农业农村、税务等部门,银行、保险等机构,农产品、农资等生产经营主体,入驻该平台提供应用支撑和服务。二是全程服务,提高用信加速度。覆盖种植养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为生产者提供安全监测预警、畅通产销路径、专家全面指导、线上政策办理等优质服务,使生产主体在学习技术、采购农资、销售产品、获取贷款、办理保险、享受政策等方面实现“最多点一次”。三是阳光操作,增强信用生命力。通过“小草莓、大信用”农安信用场景小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生产主体解读科学规范建档、动态精准监管、系统自动评分、等级关联应用的模式,让农安信用在阳光下运行,推动形成失信能及时惩戒、守信能及时褒奖的机制。
二、证信融合,铺平农安信用主体共富路
在基地准出环节,对食用农产品采取“合格证+追溯”的形式,让农产品既有“身份证”又有“金名片”,为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提供载体。今年以来,全市印制、使用承诺达标合格证达67.9万张。一是实行承诺达标合格证“3832”新模式。按照“要我这么做”向“我要这么做”再向“必须这么做”的思路,创新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3832”模式(三百经营主体、八类定制样式、三个追溯等级、两张合格证件),推动主体(户)从能用向会用、会用向好用、好用向愿用转变。其中,九仙生物的扎带合格证,已成为消费者信赖的小扎带。二是实行农户溯源管理新模式。将小c信用等级农户纳入建德鸡蛋、建德草莓、建德苞茶等公共品牌应用对象,小农户如同规模主体一样,使用“枚枚是信用 蛋蛋有承诺”的建德鸡蛋公共品牌。三是实行证信互融新模式。把农安信用等级要素纳入电子合格证内容,扫描合格证二维码即可看到最新信用等级,通过“以证亮信,以信量证”真正实现“信用+合格证”的有机融合。
三、奖惩联动,重塑农安信用运行新机制
出台建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联合奖惩十条措施,推动生产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由被动监管向主动提升转变。一是重引导,让主体在“信用+应用”中得到认可。通过探索推行小微主体农安信用小c等级,小微主体成为农安信用应用对象,促进了小微主体以重信用守承诺来规范种植养殖行为。在建德鸡蛋、苞茶、草莓等品牌包装中心,实施以农安信用等级为核心的准入机制,通过市场倒逼生产主体重视信用。二是重激励,让主体在“信用+应用”中得到实惠。推荐农安信用等级B级以上规模生产主体和C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参加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共176家主体根据评价结果A级、B级、C级可分别获得市财政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奖励,将兑现奖励资金406万元。2021年,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和农商银行联合发布“共富农安贷”产品,截至今年9月底,共为211家信用等级B级以上主体发放贷款1.87亿元,年度预计节省利息405.75万元。三是重监管,让主体在“信用+应用”中得到督促。根据主体农安信用分值变化、指标预警、信用等级情况,实施动态监管、精准监管、分级分类监管的新型监管模式。在产业核心区块推行“信用+区块网格”的监管模式,在公共品牌行业推行“信用+行业网格”的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