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通常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并且某些植物油还含有丰富的诸如亚麻酸、植物甾醇、谷维素等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功能因子,这类油脂也被称之为功能性食用油,比如米糠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
现代研究指出,功能性食用油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发生,并且具有降脂、降压、益智等多种作用,是一种具有潜在保健价值的食用油。
老年人的用油烦恼
食用油是人类三大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其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0%-50%,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会持续下降,75岁时的基础代谢率较30岁下降26%,并且消化系统的功能及代谢功能等也会不断降低,尤其是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会大幅下降,食用油的摄入不仅会增加代谢负担,还易引起血脂升高及其他问题,这对老年人食用油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质量。
而目前我国的用油环境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友好。一方面,食用油用量始终居高不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摄入油脂量为25克,而我国每人每日油脂平均消费量已近50克,是世卫组织推荐量的2倍,北京等个别大城市的日油脂平均消费量已逼近90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3.5倍。这种长期的高油饮食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年时期的摄入情况。
另一方面,功能性食用油虽然在种类数量和消费体量上呈逐年上涨趋势,但由于老年人存在体质差且多样化、健康认知薄弱等问题,在功能油脂的消费上处于劣势;此外,功能性食用油不是保健食品,并不具有定向的保健功能,更多的在健康调节,对老年人的益处不如减量来的直接,老年群体获益并不明显。因此,推出适合老年人食用的功能油脂则更具现实意义。
适老的甘油二酯油
血脂异常是我国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诱因。据统计,目前国内血脂异常人群在2亿人左右,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人群占到血脂异常的20%左右,其发病率稳定在12.7%左右。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受遗传及饮食的影响很大,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甘油三酯处于动态平衡,其作用是增加营养吸收、维持体温、保护重要器官及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但我们饮食中无法规避甘油三酯,即便是我们认为的健康植物油,其甘油三酯的含量也高达95%以上,何况老年人的代谢和消化能力较弱,极易引发血脂的异常。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常规食用油对于老年人的健康调节存在不确定性。
甘油二酯是以大豆油、菜籽油等常规植物油为原料,以脂肪酶制剂、水、甘油等为主要辅料,通过脂肪酶催化使一个脂肪酸被羟基取代的结构脂质。甘油二酯在代谢途径上与甘油三酯明显不同,其消化产物在小肠上皮细胞内难以再快速合成脂肪分子,而是进行氧化供能。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甘油二酯的摄入能降低空腹血甘油三酯、抑制餐后血脂升高、预防体内脂肪堆积等,并且长期食用甘油二酯食用油可以辅助治疗临床多种代谢性疾病,是新一代的健康食用油,尤其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有很大帮助。
实际上,天然的食用油中也含有甘油二酯,只是含量较为不足,平均在2%-10%,比如棉籽油中甘油二酯的含量就占9.5%。甘油二酯还是体内脂肪代谢的内源中间产物,因此是非常安全的食品成分。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关于批准茶叶籽油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将甘油二酯油列为新食品原料,要求甘油二酯含量≥40%、甘油三酯含量≤58%,每日食用量≤30g。
2021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目录"中新增以橄榄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食用植物油为原料制成的甘油二酯油,与审批的新食品原料相比扩大了植物油的来源。
理化指标
在供给侧,甘油二酯油仍在持续提质完善。2021年6月,广东省食品生产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团体标准《甘油二酯油》的征求意见稿,对甘油二酯油的等级进行划分,进一步刺激高质量甘油二酯油的供应。此外,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也发布了关于《适老食用植物油 甘油二酯油》团体标准立项公告,针对老年群体推出更为精准的配比产品。随着老年食品市场的持续扩容,甘油二酯油也将迎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