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其实,石龙镇大兴村只是巴南区盘活撂荒耕地的缩影。
“以前这里全是撂荒土地,现在都种上了水稻,总算让土地‘活’过来了!”眼下正是水稻收割时节,巴南区石龙镇大兴村的科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忙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带曾经是撂荒土地,现在撂荒土地摇身一变,全都种上了水稻,村民们不再外出打工,家附近也能找到工作。
据区农业农村委介绍,今年来,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巴南区把解决撂荒问题与稳定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统筹谋划推进,目前,全区撂荒耕地复耕盘活利用面积已达17298亩,其中复耕种植粮油作物面积达8583亩、蔬菜面积4100亩、水果面积2358亩、其他面积2257亩。
据了解,石龙镇大兴村因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众多土地无人耕作,成为了撂荒之地,看着家附近的农田长满了杂草,村民们纷纷心痛不已,但由于家里的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年迈老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在巴南区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村里建起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农业公司一起,对村里的土地进行流转,让100余亩撂荒之地全部流转成了水稻种植田,村民不仅拿到了流转费,还能到合作社上班打工,“地里都种满了粮食,我们农民只要有粮食,心里也不慌了。”大兴村水稻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宗维告诉笔者,现在合作社把撂荒地利用起来种粮食,大家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比起把地荒着,真的是好太多了。
其实,石龙镇大兴村只是巴南区盘活撂荒耕地的缩影。
今年来,巴南区充分利用耕地保护地力提升、规模种粮大户、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农机购置补贴、水稻玉米政策性保险、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项目等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生产积极性,利用好现有耕地,引导农民复耕复种,减少耕地撂荒。
同时,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宜机化改造范围,采取小改大、零并整、梯改缓等措施,加强撂荒土地连片治理,提升耕地质量,推动耕地宜机化改造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撂荒地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复耕。此外,对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引导流转土地经营权,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增加粮食面积,实现全区粮食种植面积56.5万亩,预计完成粮食总产量21.8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