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浑身是宝,银杏叶、银杏果等在我国都有着悠久的药物应用历史。银杏叶提取物已经成为国际认可的药用原料。我国是银杏资源大国,因此也是银杏产品的出口大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银杏提取物进出口总额为2.57亿元(人民币),其中99.98%属于出口。受银杏叶热度不断提升的影响,对银杏果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银杏果又称白果,由于其种皮外面含有多种挥发性物质,因此在银杏果成熟之际会闻到一股特殊的"臭味",十分令人不悦。但这种臭味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白果的热爱,很多人甘愿忍受这股特殊的气味,去品尝一番白果的"甘甜"。
药用价值突出
白果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之一,早在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白果的记载:"产江南,宋初始于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今名白果"。并载有"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又能杀虫、消毒,然食多则收,令天过,令人气壅胪胀昏顿。"可见在明代就已经对白果的研究较为透彻。《中国药典》记载: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现代研究指出,白果中含有山奈黄素、槲皮素、银杏素等黄酮类物质及白果酸、银杏酚等酚酸类物质,其中白果酸是主要的药理成分。白果酸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对多种细菌及皮肤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可以用于抗结核及抗菌治疗,在临床上多用于痰多喘咳。此外,白果还具有止血、改善血液循环、利尿等多种作用。
药食同源食用也要谨慎
白果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表现,也有着"可爱"的外表,但它却不是"善茬",每年因食用白果造成的中毒时有发生。白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酚、生物碱以及微量氰化物,这些物质在一定的剂量内会起到正向价值,但过量食用则会引起中毒现象,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头疼、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对于儿童的危害尤其严峻,因食用白果造成的死亡案例中,多数都是儿童。
实际上,白果中的有毒成分易溶于水且不耐热,经过浸泡并充分加热后可以除去很大一部分毒素。《中国药典》中对白果的解释是"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炮制方法中也有炒制方法,也意味着加热对于某些物质的去除并不彻底。此外,在加热过程中遭到破坏的不仅是药理成分银杏酸,还有多糖、内酯、不饱和脂肪酸、核黄素等功能成分。而想通过食用白果发挥药理作用的,其用量也并不好拿捏。因此,在家庭食用过程中应该杜绝生食,尽量采用浸泡并加热的方式加工,并且加热后其味道更好,或者选择工业产品更为便捷、安全。
加工技术不断完善
食品的工业化进程改变的不仅是效率、成本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质量和效益。随着白果产业的不断成熟,需求拉动型的增长也在持续进行,在某些地方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在智能化、数字化加工技术的加持下,白果的食用安全性已经大为提高,这为白果的深加工提供了技术保障。比如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曾发布《白果粉》、《白果酒》两项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通过标准规范指引白果产业的发展。
白果的加工技术革新也仍在进行中。2020年9月份,国际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发表了南京林业大学关于白果脱毒工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研究人员根据银杏毒的分子量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优化,最终通过膜分离技术定向脱除白果粉中致毒成分4′-O-甲基吡哆醇和4′-O-甲基吡哆醇-5′-葡萄糖苷,其脱除率可达99%以上。并且,脱毒工艺对营养成分、活性成分没有影响,能够最大化的保留白果的功能价值,这也为白果的全产业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果在功能食品的研发上还有所滞后,其功能成分清蛋白、内酯等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提取物的功能试验也没有得出显着成果,含有白果的保健食品也不过10款,行业发展还有待持续推进。不过,在分离技术的助力下,剥离了"毒"标签后的白果,其食品之路会更加顺畅,相关的功能食品研发也将得到持续推动,其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