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角度来看,很多人喝茶已经成为习惯,无论是处于好奇,还是为了提神醒脑才切入茶饮这个领域。但对于新入局的消费者而言,选择茶饮更关注两个因素:风味和功能。如果要将二者排个序,那么功能性会是现在,更是将来引领消费者"入局"的核心因素,因为茶叶的健康效应更契合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需求。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对茶叶功能的描述,后人更是传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言论,可见茶叶在古代就已经成为养生保健的佳品。
现代研究指出,茶叶中含有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叶绿素、维生素、类脂、咖啡碱、茶多酚、脂多糖、氨基酸、矿物质等。众多功能性试验也指出茶叶的功能性,具有提神醒脑、杀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关于茶叶功能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来自于国际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的一篇报告,该研究覆盖了10万个调查对象,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一组人每周至少喝茶3次以上,另一组则没有饮茶习惯,或每周饮茶低于3次。历经7年的调查发现,习惯饮茶的人患心脏病、中风的风险要比不喝茶的人低,且寿命更长。
现代分析指出,茶叶中的活性成分高达上百种,其中主要以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和茶多糖为主。茶多酚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性,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茶叶提取物,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茶色素是茶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酚性色素,包括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具有显着的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茶氨酸是谷氨酸的衍生物,具有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等多种功能,2014年茶叶茶氨酸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可广泛应用于除婴幼儿食品外的食品中;茶多糖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种活性糖蛋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茶叶的发展也浓缩着人类的智慧,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和环境,可加工成不同风味特色的茶叶制品,比如龙井、碧螺春、毛尖等,要想真正的将他们区分开来,目前常用的划分方式是通过是否发酵进行界定。但在消费终端我们见到的却是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等带"颜色"的称谓,实际上,一个茶叶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不同"称谓"的茶叶,这主要是通过控制加工工艺实现的。
绿茶是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成,由于没有过多的加工环节,茶叶保留了更多的活性成分,同样其口感的"涩"味也更浓郁;白茶与绿茶相似,不经过杀青或揉捻,只经过两三天的天然酝酿制成,也称为微发酵茶;黄茶的工艺也与绿茶类似,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使其生成更多茶黄素类,也属轻发酵茶;红茶则是以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由于发酵过程的酶促氧化反应,使产品生成了更多的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但茶多酚含量也急剧下降;青茶是半发酵茶,其典型代表是乌龙茶,其发酵程度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其茶色和风味也更为多变;黑茶是选用成熟度较高的毛茶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而制成,其与红茶的最大区别在于"渥堆"工艺,不仅有酶促反应,还有微生物的参与。
从上面的工艺也可以看出,无论是采用哪种工艺,其变化最终都可以用茶多酚与茶色素的动态平衡来解释,通过调节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快慢等可以制作出不同的茶类,其活性成分也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我们很难通过具体的数据去量化他们之间的功能差异,工艺的标准化、原料、产地、甚至是水源等都影响着茶叶的最终质量,这也是为何茶叶都会与产地相关联,比如信阳毛峰、云南普洱等。
由于市场开放度的不断提高,茶叶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商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性较低,进而导致下游功能食品的差异化更难凸显。因此,在茶叶功能性的研究上还需下功夫,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盘活整个茶市场。